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其临床特征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成功的PCI术后再狭窄限制了该技术发展。PCI术后一定时期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PTCA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同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再狭窄发生大致呈平行关系 [1] ,因此可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作为PCI术后再狭窄的间接判断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为预测PCI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入选患者134例,全部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循环内科2002年1月~2003年5月间首次成功行PCI者。除外急诊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再次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记录入选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及12个月随访结果。随访终点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全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再次PTCA或CABG。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2 入选标准 血管造影及PCI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手术成功标志为血管开放后残留狭窄<50%。入选患者住院期间无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3 排除标准 (1)PCI后发生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2)PCI后出现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出血等手术并发症;(3)术后30天内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4)合并缺血性心肌病;(5)左主干病变;(6)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甲亢等。
1.4 心肌梗死的诊断 持续胸痛;心电图至少有一个导联 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CPK增高达正
常上限2倍以上。
1.5 心绞痛的诊断 ≥CCS II级心绞痛。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 检验。与随访终点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用Logisˉtic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基线特征 入选134例患者,平均随访(10±5.4)个月,失访17例(12.7%)。随访男82例(70.1%),女35例(29.9%);吸烟57例(48.7%);既往有心肌梗死及1个月以内的心肌梗死者共62例(52.9%),其中Q波心肌梗死54例(46.2%),非Q波心肌梗死8例(6.7%);高血压病67例(57.2%);糖尿病26例(22.2%);高脂血症97例(82.9%)。51例患者进行了射血分数检查(41.2%)。
2.2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在1年随访中,117例患者中有32例(27.3%)达到随访终点,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表1 117例患者随访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例(略) 心血管
2.3 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分成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如表2。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血管事件组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心血管事件组术前有心肌梗死病史者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而两组间因心绞痛进行治疗者差异无显著性。 表2 影响心血管事件的因素分析 例(略)
2.4 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 均衡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后,将PCI术前患心肌梗死及心绞痛作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CI术前患心肌梗死与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OR值为1.94,因此术前有心肌梗死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PCI术后患者临床特征对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在1年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3%,与有关报道(26%)相似 [2] ,这提示行PCI治疗结局良好。目前认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原因主要为再狭窄的发生及冠状动脉本身病程进展所致 [3] 。
本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在有无心血管事件的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目前认为年龄不再是 PCI治疗的限制因素,而且高龄患者(>70岁)行PTCA治疗 同样安全有效 [4] 。一般认为PCI术后女性患者的临床结局较男性差,女性更易发生再狭窄,但在近期和中期临床结局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5] 。普遍观点认为糖尿病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管腔丢失较大,而且糖尿病是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有无心血管事件的两组中,糖尿病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还与血脂水平及血管平滑肌增殖有关,而本研究中有无心血管事件的两组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明显差
异,这可能与患者普遍进行调脂治疗有关,这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似 [7] 。此外,PCI术前患心肌梗死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而心绞痛则影响不大,这也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 [2] 。
本研究对PCI患者进行了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表明PCI术前患心肌梗死不但是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是独立危险因子。尽管本研究样本较小,而且除外了PCI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但其研究结果可能对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Weintraub,Zigad M B,et al.Long-term clinical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 restudy after succeseful angioplasly.Circuˉlation,1993,87:831-840.
2 Piessens JH,Stammen F,Desmet W,et al.Immediate and6-month folˉlow-up results of coronary angioplasty for restenosis:analysis of factors predicting recurrent clinical restenosis.Am Haert J,1993,126(3Pt1):565-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