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加拿大9
11/19/2005 22:50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网络世界
在加拿大生活,网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上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先说说日常生活吧:网上银行已经深入生活,所有的帐单都可以在网上支付。国内用的更多的好象是电话支付。所有的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都有专门的网站,市民可以在网上得到详尽的办事指南,下载相关的表格,了解收费标准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网上公布,透明度之高是国人难以想象的。反观前些年国内唱得很凶的所谓“政府上网工程”,差距之大一目了然。由于是学生的原因,对网上学术性的内容关注更多一些。只要选择几个关键词在网上一搜,整篇的学术文章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并免费下载。而反观中文网络世界,有点价值的文章是很难找到的,找到了也是收费的。花边新闻,小道消息在网上却大行其道。更有甚者,一些本该公开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在网上也是没办法免费下载,而在国外的网站上却可以免费得到中国的各项详尽数据,只不过是变成了英文版罢了。真不知道中文的网络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可能只是一些人的赚钱工具,而不是信息高速传递的载体。这样的网络是不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本质作用的,也许几年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这一代虽然搭上了网络快车,却开错了方向。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校园打工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我在加拿大有过两次找工作的经历,一次是在校园里打工,另一次是毕业后找专业工作。两个工作的性质完全不同,找的方法也大相径庭。
先说说在校园里打工。校园里的工作大多是在快餐店里做饭或是在杂货店里收钱。这些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你要有充足的时间,但我们这些学生大多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写作业,所以一周里可以工作的时间也就一、两天,这样的人老板一般不喜欢,因为按排工作时间很麻烦,而且工作的时间太短,培训成本就相对高。但到了假期,学生有了时间,好多校园里的餐厅和杂货店却都关门停业了,而且所有的学生都想挣点零花钱,所以找工作就更难了。
在学校里找工作没有什么捷径,主要是运气,只能多问多找。正赶上人家急着要人才好。我有个朋友在校内的 Mall里打扫卫生,实际上就是擦擦桌子,有一半时间是没事坐着,一小时7.5元。要知道好多累得多的活才7.00元一小时。人人都羡慕她的工作。实际上她就是赶巧了,正好人家在招人,这种工作谁都能干,谁先到,谁就干。一般来说每个学期开学前后一周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因为好多假期停业的店要开张,需要人手,而新学生还没来,或正忙着安顿下来。我的工作就是在开学第一周找到的。当时有两个店要我去,一个是西式快餐,另一个是中式快餐。我最后去了中式快餐店Edo,主要原因是那里的饭菜可口一些。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窍门。最重要的是时间。在填“可以工作的时间”时,一定要尽量多写。工作几周之后,再和老板谈减少工作时间。有朋友介绍也是一个捷径,大多数的店会优先考虑员工介绍来的人选。
我打工的地方是一个叫Edo的连锁快餐店,打的招牌是日本菜,所以有一个日本名字,叫“江户”。主食有米饭和面条,加上些青菜,磨菇炒牛肉,猪肉,鸡肉还有虾。实际上就是国内的盒饭,只是菜是当着客人的面,在铁板上炒的。虽然价格贵些,但味道不错,所以是校园里最火的快餐店之一。一到中午必定排起长龙,要不停地炒,劳动强度比较大,再加上在铁板上炒菜烟熏火燎、热浪袭人,所以除了收银员之外大多是男的。我刚来时看店里清一色的中国面孔,以为都是中国人,没想到中文在这里是不能通行的。经理是个女的,三十几岁的年纪,据说是从越南来的,之前是从香港去的越南,所以除了英文还会讲粤语,管着两三个店,一般中午忙的时候来两个小时,帮着干活。店长是从越南来的,叫Tin,只会讲英文和越南话,年纪不大,可能二十刚出头,是全职雇员。我问过他为什么不读书,他说不爱读书。他年纪青青地做店长,管着一些比他年纪还大,学历还高的多国部队,也是有点不容易。不过他干得还是很好的,主要是因为他主动把脏活累活都自己干了。平时有人偷点懒,他也是看不见,从早干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我有一次请假出去一个小时,问他用不用在考勤卡上注明,他说不用。不过,在这里打工的人一般也都比较自觉,很少有故意不干活的。
店里的二把手是从马来西亚来的,读完大学后就在这里打工,好象也有一年多了吧。大家都不太喜欢他,因为他常打小报告。他从来只说英文,我一直以为他不会中文。直到有一次他让我把辣椒酱放到冰箱里,第一次说的英文,我没听懂,第二次他用非常准确的中文普通话和我说:“把这个放到冰箱里。”我当时耳朵都直了!心想多亏没有当他的面用中文说他的坏话。我来了两周之后,他就回马来西亚了。
店里的三把手是个台湾姑娘,性格很开朗,为人也热心,说得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在这里工作己经二年了。我一直对他的血统有怀疑,因为她的眼球是蓝色的,不过后来听说有一种隐形眼镜是有颜色的。可惜还没有和她聊熟,她就因为要工作实习而离开了。
店里还有一个越南女孩,和一个马来西亚的女孩。还有三个中国大陆去的男生,和一个和我一起开始工作的广东来的女生。那个马来女孩中文讲得很好,普通话说得比那个广东女生还好。她说她从小在马来西亚上的中文学校,虽然她父母不是中国人,但她说她父亲希望她长大了去中国“混混”。我问她:中文、英文、马来文,哪个是她的第一语言?她说她也常常为这个问题为难。
这里的工作是百分之百的体力劳动,从早到晚只有半个小时吃午饭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真是不适应,有好几次都不想干了。坚持了一周之后就感觉好多了,身体也适应这份工作了。干这工作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欣赏学校里的美女。以前去学校就是上课,也没机会看美女,这回行了,美女们排着队等着我给她们做饭。不光能看,而且可以搭搭话,问问她们要多少调料什么的。只可惜由于时间的原故,我只在那里打了一个月的工就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