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消蛾汤
药物组成 金银花l0g 黄芩5g 连翘5g 鱼腥草9g 芦根6g 蝉蜕6g 荆芥6g 柴胡6g 木蝴蝶4g 生大黄3g(后下)。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成150~200ml,小于3岁患儿频频饮服,3岁以上患儿分早、中、晚3次服完。
适应病证书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咽痛,吞咽困难,伴有发热乳蛾肿大、表面脓点或有小脓肿,精神食欲欠佳,大便于结等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病案举隅 张某,女,2岁半,于前日下午突然哭闹不宁,继则发热,体温39.2摄氏度,自用小儿退热栓后热降,后又升高。查体:心肺正常,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T 38.9℃。血常规:白细胞18×10的9次方/L,中性0.82,淋巴0.18。舌质红,苔薄黄。指纹青紫。诊断为急乳蛾。用消蛾汤加减,处方:金银花、柴胡、鱼腥草各9g,蝉蜕、荆芥、木蝴蝶、紫苏各6g,黄芩、连翘各5g,生大黄3g(后下),水煎服,2次药汁混合,少量频服,1天内服完。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去生大黄继服3剂而愈。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资料来源 孙升云.山东中医杂志,1996,15(8):355
评 按 本方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为治则而设。缘其乳蛾一病,盖由邪客喉核,核内血肉腐败所致。咽喉为肺胃所属,风热邪毒从口鼻而人,咽喉首当其冲,或胃火炽盛循经上冲咽喉,皆致气血壅滞、脉络受阻、肌精受灼而发病。本方用紫苏、荆芥、蝉蜕疏风清热;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木蝴蝶清热利咽。消蛾汤还用大黄以泻下解毒,使壅滞腐败得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黄芩、连翘、鱼腥草、大黄有抗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作用;柴胡、金银花、大黄有解热抗炎作用;此外,金银花、黄芩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故可取得较好疗效。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二 加味普济消毒饮
药物组成 黄芩5g 黄连3g 甘草3g 玄参l0g 柴胡5g 桔梗5g 连翘l0g 板蓝根l0g 马勃5g 牛蒡子5g 薄荷3g 乳香5g 赤芍5g 丹皮5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剂量据年龄酌情而定,水煎成200ml,取药汁分2次服完。
适应病证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症见发热,咽红,乳蛾肿大伴有脓栓,精神、食欲差,大便干燥,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浮数,年龄大者自诉咽痛。
病案举隅 何某,男,10个月,近两月间断性发烧4次,每次均诊断为性扁桃体炎,均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治疗,4~5日后烧退,但扁桃体红肿仍在。本次发烧半天,无咳嗽、呕吐、腹泻等,大便干燥,未用药治疗。查发热面容,精神较差,体温39摄氏度,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有化脓灶,舌红、苔黄腻、脉浮数。以普济消毒饮加味。处方:牛蒡子、黄芩、桔梗、马勃、丹皮、赤芍、穿山甲、连翘、山楂各4g,板蓝根、玄参、柴胡各5g,黄连、僵蚕各3g,4剂水煎服。服药后来诊,发热退,精神好。查扁桃体脓点消失,扁桃体由Ⅱ度肿大消为I度,上方去柴胡、僵蚕、穿山甲,继服4剂,肿大的扁桃体消退而告痊愈。
资料来源 刘美玲,等.内蒙古中医药,1996,(4):7
评 按 本方是在普济消毒饮方的基础上加以凉血活血散瘀药组方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作用,恰合急乳蛾热毒蕴结于咽喉、气血壅滞的病机特点。本方中黄芩、黄连清泄上焦热毒;牛蒡子、连翘、玄参、马勃、桔梗、板蓝根解毒利咽消肿;丹皮、赤芍、乳香凉血活血、消肿散结。全方能使体内热毒清,局部肿毒消散。本方因证审病,处方用药恰如其分,故临床能获捷效。
方三 利咽解毒汤
药物组成 金银花l0g 大青叶l0g 蒲公英l0g 射干l0g 牛蒡子15g 桔梗l0g 芦根3g 甘草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年龄小于3岁者频频饮用,大于3岁者分早、中、晚3次服完。
适应病证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发热、咽红、扁桃体肿大,可伴或不伴脓栓,大便干结等。
病案举隅 郑某,男,10岁。发热咽痛2天,曾肌注氨基吡林、青霉素;口服退热片、百炎净等,体温仍波动在38~39.5摄氏度;就诊时体温40℃,伴清涕咳嗽、胃纳不佳,大便3日未行。诊见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显著,并附有多处胀点,舌质红,苔微黄中部腻,脉浮滑数。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诊断为烂喉蛾(化脓陛扁桃体炎)。予服利咽解毒汤14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36.4摄氏度),续服2剂,体温未反跳,扁桃体胀点消散,余恙随瘳,并于服药后第2天复查血象仍正常,症状悉消,病告痊愈。
资料来源 吕英.四川中医,1996,14(7):43
评 按 本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之功效。急性扁桃体炎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风热邪毒聚结咽喉,或因小儿胃火炽盛上攻咽喉而发,本方恰基于这一病机特点而设。方中金银花疏散风热并解毒利咽;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解毒利咽为主药;佐以牛蒡子利咽散结;桔梗开声利咽;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散风热、解毒利咽、清热生津之功效。并据文献记载:方中金银花、大青叶、射干均具抗病毒作用;蒲公英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全方配伍严谨,因病因证施治,故临床使用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方四 加味泻心汤
药物组成 黄芩9g 黄连3~5g 大黄1~4g 玄参15g 升麻l0g 炙甘草6g 山豆根12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少量多次频服。
适应病证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辨证属热毒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急骤、咽部喉核单或双侧红肿疼痛,或披有一层黄白色小星点,有的甚至披有一层黄白色脓样膜状物,易于拭破。伴发热恶寒,1岁左右小儿可见阵阵发惊、嗜睡神疲、便于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红赤达气关等。
病案举隅 汪某,女,4岁。原喉核肥大Ⅱ度,发热夜甚半月余。曾用“青霉素”等治疗,效果欠佳,求服中药治疗。证见:发热,精神欠佳,唇干舌燥,咽部发红,喉核大如红枣,吞咽疼痛,舌红苔黄,脉数。心肺无异常。证属风热毒邪搏结喉核。治以解毒消肿。予基本方加栀子l0g,生石膏15g,灯心草12g,白茅根18g,服药3剂后热退、喉核肿消,诸症自除。
资料来源 朱玫.新疆中医药,1992,(1):25
评 按 本方是在张仲景之泻心汤基础上加玄参、升麻、炙甘草、山豆根而成。泻心汤原主治心胃火炽、迫血妄行而致的吐血衄血。本方根据小儿“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后易出现阳亢伤阴的病理特点,将泻心汤加味用于治疗热毒型乳蛾,收到良好效果。方中黄连味苦、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苦寒,清火解毒;大黄苦寒,泄热通便;玄参之用意在肺肾,可“清苦制火”、“壮水以制火”,养阴兼能降火解毒;升麻有升散清 泄之性,既能清心胃之热,又能利咽解毒,升麻配连芩之苦泄,无过于提升下泄之弊;甘草清热解毒,为能散能合之品,又能减黄连之苦;山豆根清热解毒,专利咽喉有奇效,诸药合用清热解 病毒、清心降胃、利咽散结之功效彰显无遗。
方五 乳蛾Ⅰ号
药物组成 金银花15g 大青叶15g 青蒿15g 赤芍10g 蒲公英10g 金灯笼6g 桔梗6g 甘草6g 牛蒡子6g 玄参6g 丹皮6g 薄荷6g 黄芩6g 板蓝根5g 马勃5g。
制剂用法 上述诸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头煎煮沸8分钟,二煎煮沸20分钟。2次煎取药汁混合保温、频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喉肿痛、乳蛾肿大一般在Ⅱ度~Ⅲ度,充血明显,或有分泌物,舌质红或舌尖边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数。或兼见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痰涎壅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病案举隅 张某,男,8岁。发热7天咽喉肿痛,伴头痛头晕、纳差,院外已用麦迪霉素口服、红霉素静滴治疗3天,体温不降。查体:T 38.8℃。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咽部充血,扁桃体Ⅲ度肿大,无分泌物,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血白细胞计数8.9×10的9次方/L,中性0.80,淋巴0.20。诊断为毒热乳蛾,给予乳蛾I号,水煎频服,每2小时测体温1次。药后体温渐降,咽充血明显好转,扁桃体缩小为Ⅱ度肿大。继服前方2剂巩固疗效。
资料来源 刘清贞,等.山东中医杂志,1990,9(6):13
评 按 本方针对乳蛾发热而设。乳蛾一病主要病因为外感风邪、内蕴毒热,毒随邪来,热由毒生,毒热炽盛,容于咽喉, 瘀结不散,乳蛾乃成。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于化热伤阴,故小儿乳蛾有发热较急、热势较盛、病情较重的特点。本方基于此,重用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金灯笼,牛蒡子、生甘草解毒清热、消肿利咽:辅以赤芍、丹皮、马勃凉血活血、化瘀散结;青蒿、薄荷芳香清透、疏风退热;佐用玄参滋阴降火,以防毒热伤阴;桔梗宣肺利咽,载药上达病所。诸药相伍,使毒解热退,瘀散肿消,共奏其效。若毒热不解,则热盛肉腐、蕴结成脓,故本方贵在早用,大剂清解,毒热乃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