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护人员被殴打伤害、医院遭围攻、诊疗大厅内被设灵堂等事屡有发生,很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院,自个却经常“受伤”———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医护人员屡遭打骂
上周,一位刚从革命老区回来的卫生志愿者,在处理一起医疗纠纷时,被患者家属围攻。深受老区群众爱戴的他面对几乎失去理智的患者家属,显得十分无奈。他尴尬而又无助的神情,让在场的同事看了很不是滋味。“但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该医院办公室的一位同志说。据了解,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多,谩骂、围攻、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在各地医院的发生率正呈上升趋势。
矛头逐渐转向医院
目前,这一现象已由当初的针对医生护士个人的伤害行为,转为针对整个医院的暴力行为,并且带有更多的经济目的。少数患者家属知道找医生个人“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便将矛头指向医院,占据办公、诊疗场所,封门堵路,在医院里设灵堂摆花圈等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个别同行也在人为地给其他医院设置医患纠纷,比如专门找人冒充患者滋事等。”合肥红十字会泌尿专科医院的陈主任说。
“我们希望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患者却不这么想。”
呼唤保障医院平安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为什么本是治病救人的神圣场所却成了暴力频发之地?相对恶劣的诊疗环境,让本来工作压力就很大的医护人员承受了更多对自身安危的担忧。对“平安医院”的渴盼,成了每家医院的心事。“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了很多保护患者权益的法规,但针对医院的保护性法规还没有。”省立医院的一位专家说。而合肥红十字会泌尿专科医院的陈主任说:“如果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就很难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日前,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医疗机构治安防范工作暂行规定》,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虽然只是“规定”,但却迈出了保障医疗机构正常医疗活动不受干扰的重要一步,使查处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有章可循。许多医院表示,希望有更多类似法规出台;希望主管部门、社会舆论在关注患者利益的同时,也给予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关注。本报首席记者宫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