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绒毛膜癌(诊断及治疗) 【社区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版】

绒毛膜癌诊断
  绒毛膜癌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经常会被女性误以为只是月经不调等问题而延误诊断、治疗。所以凡是在产后、流产后,特别是葡萄胎、侵润性葡萄胎治疗一年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就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如果检查时发现有子宫增大、变软,而且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并且能除外再次怀孕时,大多就能确诊。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许多病人因为出现转移症状后而发现异常,如阴道转移肿块破溃引起大出血、肺转移引起胸痛咳血、盆腔转移或黄素囊肿引起腹部包块、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之前有过怀孕经历,包括葡萄胎、正常分娩、流产及宫外孕等,就应立即测定人体绒毛膜激素水平,如果激素升高又确定没有怀孕时,就应考虑可能是绒毛膜癌。
 
  患有侵蚀性葡萄胎的病人,如果病情迁延很长时间不愈,或者经治疗后虽然病情缓解了一段时间,但之后再度出现症状及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就要高度注意是侵蚀性葡萄胎没有好转,还是出现了绒毛膜癌。
 
  辅助检查
  1、刮宫检查病变组织:绒毛膜癌原发于子宫,通过刮宫取得病变组织并以其进行病理检查,如果检查时绝对找不到绒毛组织,就可确诊为绒毛膜癌。但相反如果找找到绒毛组织,哪怕绒毛很少或者已经退化,也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2、测定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流产或足月分娩两个月后出现可疑症状或发现转移病灶,同时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仍持续阳性,或者是转阴后再度呈现阳性时应考虑绒毛膜癌的可能。葡萄胎清宫后间隔一年以上又出现激素升高,也应诊断为绒毛膜癌。但必须注意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是一种,而是有不同种类。因此不时会造成假阳性现象。一旦发现阳性时,应该再把血样本送另一检验所用不同的方法测试。另外也做尿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核片段检查。如果这两检验都阴性,最大可能是首次检查假阳性。
 
  3、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患有绒毛膜癌时,应进行肺部正、侧位X光片、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脑、肺、及腹部电脑扫描,以帮助确定有无转移,同时可帮助确定疾病分期。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绒毛膜癌的治疗
  治疗绒毛膜癌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癌药物化疗,而手术只作为辅助手段。
 
  1、化疗
  常用药物有5-氟脲嘧啶、氨甲喋呤、更生霉素等。目前多采用联合用药,以便既能提高疗效,又不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用药期间不可随意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反而可能诱使肿瘤产生耐药性,一旦产生耐药性治疗就变得困难。
 
  欧美目前最常用的方案是etoposide, methotrexate with folic acid rescue, dactinomycin alternating with cyclophosphamide, and vincristine
  治疗期间,如果已连续用药两个疗程,但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依然不降,或下降不明显,应改换其他抗癌药物。同时用药期间还应严密观察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口腔粘膜溃疡、消化道反应、药物性肝炎等,如果反应严重可适当减少药量或考虑停药。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对控制病情、减少转移没有太大帮助,甚至还会影响抗癌药物的疗效,所以只在以下三种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1)位于子宫的病变处引起子宫穿孔,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时应手术治疗。
  (2)对抗癌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而且仔细检查后确定癌症病变只存在于子宫内。
  (3)化疗已经结束,而且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也已恢复至正常范围,为预防日后复发而进行子宫切除者。
 
  手术时,年青未育者应尽可能保留子宫,如必须切除子宫,也应尽量保留卵巢。年龄较大者可将整个子宫及双附件全部切除。手术前后还要配合化疗,只有通过化疗完全控制病情后,才可进行子宫切除术。
 
  3、转移病灶的治疗
  如果出现阴道转移,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以免使得肿块破溃、大出血,一旦发生出血止血困难。一般的静脉化疗就可控制阴道转移,对于较大的或难于控制的阴道转移肿块,可在其周边用5-氟脲嘧啶注射。
 
  静脉化疗,尤其是更生霉素对肺转移疗效较好。如果经过多个疗程后全身其他部位的病灶消失,只有一叶肺内的病灶不消退,可行手术切除。
 
  盆腔及宫旁转移病灶通过一般的静脉化疗就可控制,如果疗效不好,可改用盆腔动脉插管化疗或经阴道向子宫旁注射5-氟脲嘧啶,但注射量不宜过大,以免穿刺出血或压力过大致扩散转移。
 
  脑转移均继发于肺转移之后,延误治疗常导致病人死亡,故而治疗脑转移的同时应积极治疗肺转移,不能有效控制肺转移那么脑转移的疗效也不会很好。
 
  随访
  绒毛膜癌治疗结束后,仍应每周复查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连续复查三个月;之后改为每两周复查一次,连续三个月;以后再改为每月一次,坚持到治疗后两年,以后也应定期复查。
 
  随访期间,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咳嗽、咳血等可疑症状,应定期做阴道检查及肺部X光片检查,以便病情复发时能及早发现。
 
  相关文章
  绒毛膜癌(症状及分期)
  什么是绒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