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转帖】乳岩 【中医临床经验版】

乳岩
乳房部初起如桂圆或核桃大结块,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皮核相连,推之不移,不痛不痒,不红不热。逐渐长大,经年累月之后,才觉疼痛,痛又无休止。此时肿如堆粟,或似复碗,顶透紫色,网布血丝,先腐后溃。溃烂后根肿愈坚,时流污水,臭气难闻,疮口不整齐,中间凹陷很深,甚至烂断血管,或因急怒出血不止而死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多因忧郁思虑过度,肝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而成,名为“乳岩”,在乳部外疡中最为棘手。另有一种乳岩,生在乳晕部,起初好象湿疹,表面腐烂而出血水,以后乳头渐渐向内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再有一种在乳房起一肿块,肿块中央有弹性,未溃前乳窍流血。“乳岩”一般难治,并忌开刀,忌艾灸、针刺和涂腐蚀药。常用内服方,初用神效栝楼散,次用清肝解郁汤,疮势已成用香贝养荣汤。
丹溪云:妇人不得於夫,不得於舅姑忧怒郁遏。时日积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鳖棋子,不痛不痒。十数年后,方为疮陷,名为奶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