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1宗不明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消化内科讨论版】

1宗不明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5年5月9日上午10时15分,阳江市卫生监督所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阳江市新新模具厂有6名疑为食物中毒的员工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接报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中毒事故发生经过 新新模具厂是一间专业制造五金模具的民营企业,有员工31名,除厂长外,其余都是外地人员,由于厂内没有饭堂,员工一日三餐在喜秋苑快餐用餐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2005年5月8日18时左右,该厂28名员工在喜秋苑快餐店进食晚餐,5月9日0时该厂员工陆续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当时以为普通“胃肠炎”,自行服用过磺胺咪、氯霉素、阿托品、保济丸等各种药物。其中6名患者于9日上午进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调查发现病员工共17名,罹患率达60.7%,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31岁,最小19岁。首例病人发病时间为
8日23时55分,末例病人发病时间为9日11时10分。17名患者经对症、抗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无死亡例发生。
1.2 进食史调查 17名患者5月8日晚餐的食谱是:米饭、青瓜、排骨、鸡肉、鸡蛋、萝卜丝、淡水鱼、肥猪肉、蚬肉等。以上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史。
2 临床资料分析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患者潜伏期最短为5小时40分,最长为17小时,发病高峰期在进食后9~11小时,潜伏期中位数10小时。病人主要表现:恶心11例(64.7%)、腹痛12例(70.5%)、腹泻11例(64.7%),腹痛性质大多表现为阵痛,腹泻次数量多达5次,大便排出以水样便为主。病人无出现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
3 现场卫生学调查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3.1 喜秋苑快餐店许可证经营范围是早餐,经营快餐是超范围以经营;3名从业人员其中有1名无有效的健康证;熟食品销售间、销售窗口均无门;无设置预进间,无洗手消毒设施及空气消毒设施。粗加工场所、洗消场所、燃烧煤存放的场所共为一室,面积约10平方米;厨房门窗无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3.2 新新模具厂位于东风三路50号,是一间专业制造五金模具的企业,无生产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车间总面积280平方米,车间内通风透光良好,26名员工分住2间各40平方米的宿舍(其余人员在外住宿),宿舍通风较好,员工平时主要饮粤宝、农夫山泉等罐装水解渴,所有患者及厂方经理均否认5月8日在其他食肆就食史。
4 实验室检查 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5月9日上午10时30分到现场时,已无法采集到5月8日的剩余食物。现场采集熟牛腩1份,未检出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肠球菌;抽检食具10份,均检出大肠菌群;青瓜1份未检出有机磷农药;大米l份检出霉菌,计数为80个/g。5月9日采集病人肛拭物6份,分别作变形杆菌、肠球菌的培养分离,结果阴性。但未排除其它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5 调查结论 本次事故的调查,由于未能及时采集到8日的剩余食物作检验,故未能直接查出食物中毒的原因。而17名患者有共同的进食史,在短时间内(5月8日23时55分至5月9日11时10分)同时或相继发病,并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基本相似的临床表现,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l4938—94)第4.1.5条规定,经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名食品卫生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宗病因未明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