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场白:
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中,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人们谈之色变通的恐怖活动。与以往的战争不同,恐怖活动置传统的战争法则和道德于不顾,多以无辜平民和非军事目标为袭击对象,从而达到自己的战争目的。目前,恐怖袭击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大难题,各国军警界不得不潜心研究对策,以寻找应战之道。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对于我们急诊医学界的人也是有必要去研究和学习的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如何建立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运行体系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恐怖战争的历史回顾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随着恐怖主义的日益猖獗,国际社会不得不认真地看待这一新的战争阴霾:1996年3月13日,29个国家的元首为打击恐怖活动召开了世界“第一届反恐怖大会”,公开向恐怖主义宣战。然而,形形色色的恐怖组织对此置若罔闻,各种国际恐怖活动依然时有发生
1996年7月17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爆炸声中化为灰烬,机上200多人全部罹难。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7月27日,美国再次遭到恐怖袭击----一颗炸弹炸响在举世瞩目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成为恐怖主义无忌惮的宣言。成千上万名运动员提心吊胆地完成了赛事。
诸如此类的事件,透露了国际社会对这种战争新形态的无奈:11月10日,发生在阿尔及尔的汽车炸弹爆炸造成10人死亡,20人受伤。同一天,俄罗斯的一个墓地上演了类似的悲剧,死伤30余人。
进入1997年,世界仍不太平。
首先,多灾多难的中东地区再次遭受困扰---3月21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一家咖啡馆发动的一起自杀炸弹袭击。炸死了3名以色列妇女,40多人受伤。
4月1日,加沙发生两起未对以军造成伤亡的爆炸事件,2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同日,2名巴勒斯坦人在西岸被以军枪杀,随后,一辆以色列军车被炸,13名以军士兵受伤,中东和平陷入困境。
以上只是见诸报端的几个例子,但已足以令人胆颤心惊。然而比这更可怕的是,恐怖主义幽灵可能走向“生化战”、“核大战”。美国政府技术评价局担心,如用飞机把100公斤炭疽菌培养液撒在华盛顿上空,就会造成100万人死亡;有些计算机“天才”试图盗窃美国总统掌握的“核按钮“密码。而堪为这一担扰注脚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纽约世贸中心爆炸物中放射性钴元素和俄罗斯不断发生的核走私案,无疑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
恐怖战争蔑视任何战争规则和道德
人类的恐怖活动由来已久。人们通常认为,恐怖主义不是指一般孤立的偶然犯罪,而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政治目的,而又不同于战争的暴力活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恐怖主义再度猖獗。随着冷战的结束,90年代以来的恐怖主义呈现出新的特点:手段高科技化、组织严密化、类型多样化,性质特别惨忍,危害极大。
目前国际恐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暗杀、绑架或劫持人质、劫机和袭击机场、爆炸、袭击或占领外国使馆及滥用外交特权等等。
恐怖主义者有一种心理,即它所攻击的社会所有成员都是有罪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攻击对象,任何人都不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即使该人是无辜的,但为了“神圣“的目标,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牺牲品。这种心理导致了恐怖分子的行为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不加区别性和毁灭性。恐怖主义者蔑视任何战争规则和惯例,置道德于不顾。
当前,恐怖主义分子使用的武器既有现代化的导弹、化学毒气和计算机病毒。去年9月30日,意大利中央银行的一些电脑终端突然自动脱离国际互联网,意大利物理研究所的计算机系统被来历不明的“钥匙”打开数小时之久,其他一些机构的计算机也同时遭到了“黑客”的袭击,并留下了个自称“长枪党武装”的公报:“我们回来了!!!我们已经控制了一些信息系统。现在,我们有了网络,有了信息,因而也有了权利,这是一场你们未曾料到的新的革命。”这是“长枪党武装”在不到一年之内第二次作案,负责此案的官员指出:这个组织不搞谋杀,不投放炸弹,但确实是一种虚无飘渺而又实实在在的新型恐怖活动,它的最大的威胁在于窃取保密信息,通过正常途径在信息网散布虚假新闻,制造混乱。
山姆大叔自食其果
1996年6月25日,恐怖分子袭击了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城市宰赫兰郊区的美国空军基地,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基地内一座宿舍大楼的墙壁被炸飞,坍塌的楼板间散落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残肢和伤员,这座8层大楼的地面被炸出了一个深约11米,宽26米的大坑;20多名美军士兵当场丧命,近400人被炸伤,其中近百人生命垂危。
据调查,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恐怖活动中,针对美国及美国有关的占一半以上。目前美国“土生土长”的恐怖主义组织就有800多个,其中民兵组织和白人至上主义组织400多个。这些组织不仅有活动计划,而且资金雄厚,拥有枪支炸弹甚至化学、生物武器。近年来美国发生的纽约世贸中心、俄克拉何马市联邦大厦、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的爆炸事件大多是这些人干的。
国外与美国“为敌”的恐怖组织更是数不胜数。80年代以来,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驻西柏林大使馆、驻科威特大使馆先后遭汽车炸弹袭击;黎巴嫩贝鲁特美军医院、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军俱乐部、沙特利雅得的美国军事训练中心也先后被炸。1988年12月,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747波音班机在空中爆炸,凶手至今尚未抓获。
冷战后,美国加紧实施其称霸世界的战略图谋,在美国利益遭受“威胁”的幌子下,到处干涉它国内政,插手别国内部事务,动辄以武力相威胁,可谓屡犯众怒,不仅激起了世界各地的反霸情绪,同时也使其驻外基地军人、驻外机构以及众多美籍平民成为恐怖报复的对象。
事实表明,美国现今大力缉拿的恐怖分子中,不少正是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为对付反美、亲苏政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训练了大批伊斯兰“圣战分子”。经中央情报局的特殊训练和武装,这些人不仅有极强的暴力倾向,而且具备从事“自杀性攻击”的胆量和武器。苏军撤离后,他们被美国人遗弃,分散到世界各地,成为恐怖活动的核心力量。据悉,近年来被美国等西文国家通缉的多名“严重恐怖事件重大嫌疑犯”,正是当年美国精心训练出来的“特殊斗士”。
法国沦为恐怖活动重灾区
从1995年底以来,法国首都巴黎接二连三地发生恐怖爆炸事件,使法国不幸沦为全球恐怖活动的重灾区。
在巴黎地铁发生的一系列爆炸事件中,尤以圣。米尔车站爆炸案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该地铁站位于巴黎市中心,毗邻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和爱丽舍官,爆炸发生在下班时间,急于回家的人们匆匆走进车站。突然从6车厢传出一声巨响,一个大火球拖着浓烟窜出,近处的人们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纷纷倒在血泊之中。随着一片惨叫声,碎玻璃、铁条雨点般地溅落在站台上,车厢被炸得面目全非,站台上一片狼藉。这次爆炸造成7人死亡,84人受伤,其中20人伤势严重。
恐怖的阴云不仅笼罩着巴黎,法国其它地方的爆炸事件也时有发生。它们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生活秩序,使民众陷入深深的恐慌,一向浪漫的法国人变得神经过敏。在巴黎市区,一个无意丢弃的提包也会引起一阵惊恐。有时一天之中,警方就接到数百个报警电话,紧急出动多次,而每次都是虚惊一场,法国人已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为了缓解民众的不安情绪,法国总理朱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人们面对恐怖主义要保持“镇定、勇气和团结”。在法国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警方和各有关部门普遍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开始实施“警惕海盗计划”。根据内政部命令,1800名士兵、1000余名警校学员、1700名辅警被紧急动员起来,协助警方加强重点地区的防卫。巴黎中心地区、机场、车站、学校、重要铁路线乃至边界都加强了戒备,敏感地区均增设了固定哨位并加强了机动巡逻。同时军队和警方还不定时地出动飞机对一些重要区域进行空中监视。为防万一,警方还封闭了埃菲尔铁塔下的停车场和巴黎各主要街道两旁的垃圾箱。
法国警方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恐怖行动是由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直接策划和执行的,目的是在巴黎制造恐怖气氛,向法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变对阿尔及利亚现政权的支持立场。
日本人也尝到了“化学毒剂”的滋味
近年来,一向以“治安大国”自诩的日本也走进了恐怖主义的阴影,二战中曾以毒气杀人的日本人如今同样尝到了化学毒气的滋味。
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人潮涌动的地铁内,飘散出一股异味,紧接着有多名乘客晕倒。工作人员见状立即拔通警方专线电话,并将昏迷的200多人送往医院抢救。这次事件造成12人死亡、5500多人不同程度中毒。此后,东京新宿地铁站及日本西部重镇横滨等地也先后发生了多起毒气事件,害得日本人闻“气”丧胆。
东京警视厅对洒落在现场的残留液体进行了化验,结果发现这几宗毒气案的元凶皆为一种“沙林”神经性毒气(其学名为“甲氟磷异丙脂”),并查明系奥姆真理教所为。“沙林”毒气是1938年由德国人施拉德等人研制成功,并以这4人姓氏的5个字母而命名。德国人很快发现这种毒气的军事价值,并投入生产,但二战期间未来得及使用。没想到这回被奥姆真理教用在二战时德国的盟国日本身上了。奥姆真理教成员大部分毕业于名牌高校,还专门设立了从事毒气研究和开发的“化学班”。他们分散成若干个小组,多采取“打了就跑”战术,隐蔽性强。
奥姆真理教被查禁之后,东瀛4岛并没因此得到安宁。随着日本极右势力的猖獗,恐怖案件有增无减。爆炸、纵火、劫机、枪击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日本目前大约有10万支枪隐蔽在民间,枪支拥有者已从原来的暴力团员、右翼团体成员扩展到一般民众。近两年日本暴力团体加快了“枪械资金化”步伐,大量出售枪支,以筹集活动经费。枪支的泛滥也直接导致了枪击事件的发生。1996年一年,日本就发生了130多起枪击事件,29人成了枪下冤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