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改改这“心脏病性格” 【社区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版】

人人都生活在压力之下,不同的人对待压力的方式不一样。心理学家根据人们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反应的不同,把人群分成两大类。A类是雄心勃勃、非常有攻击力的人;B类人则悠闲放松、做事适可而止。

  A类性格的人通常很优秀,在事业上有成就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这些人总是遵守时间,上进心很强,责任感也很强。他们埋头于工作,在休息的时候仍然把工作放在心上。他们好胜,有比别人更强的竞争意识。他们性情急躁,一件事做不好就不满意,对己对人要求都高,自己辛苦不说,也容易得罪人。他们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喜欢迎接挑战,心里还经常喜欢把自己与别人做比较,高于人家就高兴,矮一头就觉得内疚,不喜欢输给别人,不管是在什么方面。这些人只要定位于一个目标,就心无旁骛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自己感到没有全力以赴,就会自责不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很善于与别人相处和交流,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人到后中年期,这一类性格的人就该改改。因为医学证明,这种性格更有可能患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坚持这种生活和工作态度,严重的就容易发展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我们权且把这种性格叫做“心脏病性格”,目的是为了提醒做事情过于执著、对成就感不懈追求的人,在“年龄”这面镜子前把自己放松下来。

  再高的成就也有个头儿,再好的事业对于个人也会终了。人到后中年期,必须认清生命的多层涵义,找到工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生活更有情趣。时常要把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放慢下来,以便出门走一走,跑一跑,出一身细汗,使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尤其在已经疲劳的时候,千万不要勉强自己继续工作。要找机会与家人和朋友交谈、游玩,感受亲情与友情,那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的方式,也是生活的本来意义。

  大自然是最亲近人的,在山水之间,成就、事业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抬起头来看看无边的天空,天人合一的感觉会油然而生,人在尘世的一切经历便变得是那么“瞬间”的事。迈步踱入老年,该抓紧生命余下的机会,去享受更广阔的生活。超越“成就”、“事业”的束缚,去寻求大乐趣、大自在。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有“心脏病性格”的人,的确是让心脏太累了。要把心上的压力减下来,使得在压力之下变得黏稠的血液轻快地流动和活泼起来,这样,即便是受到一些损伤的心脏也有机会再变得有力量。“心”这个可爱的器官,她是无比忠于主人的。

                          心脏病人上午别锻炼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00名曾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一天24小时中,心脏病发作有一个时间节律,每天上午6至9时为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往往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上午9时发作的非致命性心脏病要比晚上11时发作的心脏病多3倍左右。

  此外,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在一天内对身体负荷的反应有所不同,清晨的反应最差,如果这时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就容易出现危险。

  因此,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宜。

                          警示:暗疮药可致心脏病
--------------------------------------------------------------------------------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特效暗疮药“保肤灵”除有可能导致畸胎之外,服用此药也会令血脂、胆固醇及肝脏酵素的水平上升,从而增加病人患上心脏病或肝脏受损的机会,而且发病率可能比原先估计的数字更高。

  据报道,在香港亦有注册出售的“保肤灵”由罗氏大药厂生产,学名为异维A酸。不过药厂在“保肤灵”的说明书上已注明,此药或对人体有负面影响,据悉约1/4服用此药的病人,其血脂水平会持续高企,另外有15%病人的肝脏酵素水平会上升。

  研究发现,实际数字可能更高。研究小组在1995至2002年期间,跟进1.3万多名年龄由13至50岁、在研究期间服用“保肤灵”的病人之情况。他们发现44%血脂含量正常的病人,服用此药后血脂含量急升,31%胆固醇含量增高,11%肝脏酵素水平上升,而大部分病人在停药后各项指标都会回复正常。

  不过专家也提到,胆固醇上升不一定会导致心脏病发,而肝脏酵素水平高企亦不等同肝硬化,他们必须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才能断定有关药物会否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异维A酸其实是一种维他命A的衍生物,有效缩小皮脂腺,减少油脂分泌,具有抑制表皮角质化及皮肤发炎的作用,对治疗严重暗疮十分有效。但医生亦警告,由于异维A酸影响皮囊细胞分裂,阻碍依靠细胞分裂成长的胎儿发展,因此这种药物或会导致畸胎,女性服药期间、停药后至少1个月内都必须避孕。怀孕或哺乳的妇女应避免服用。

                          “生气生不得”敌对情绪易引发心脏病、哮喘
--------------------------------------------------------------------------------
  美国科学家8月31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随着人年龄增长,肺功能会出现正常衰退现象,但生气和敌对情绪会加速肺功能衰退。


  这项研究历时8年,共对670名男性展开追踪调查,受调查者年龄从45岁至86岁不等。研究人员引入一套计分体系来衡量每位受调查者的生气等级,在调查期间总共对他们进行3次肺功能测量。结果发现,如果受调查者研究开始时生气等级较高的话,研究结束时其肺功能会较弱。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罗莎琳德·赖特医生在《胸腔》双月刊网络版中公布了研究结果。她说,这是首批揭示消极情绪与肺功能衰退有关并会加速老人肺功能衰退的研究之一。此外,生气、敌对情绪和压抑还会引起心脏病、哮喘等疾病。

                            乱服减肥药会引发心脏病
--------------------------------------------------------------------------------
    据了解,一名23岁的女性患者因近期感到心跳特别快、心慌而到医院就诊,在询问病史时得知该患者以往身体健康,从没患过心脏病,也没有心脏疾病家族遗传史。进一步了解得知,她一个多月前开始服用自己在外面买的减肥药,吃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有心慌等表现。

  在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后,医生认为可能与服用减肥药有关,因为有些不正规的减肥药中可能含有不应有的药物成分,如甲状腺素等,受其影响会引发心脏疾病。患者暂停服用减肥药并接受相应治疗后恢复正常。

  目前盲目减肥的人仍占较高比例,一些并不肥胖的中青年女性盲目吃减肥药物进行减肥,结果有的因药物减肥不当患上厌食症,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脏、肾脏等损害。

  减肥药不是减肥的灵丹妙药,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减肥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而控制体重最好的良“药”,是从现在开始养成合理膳食、勤于运动的习惯,尤其是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高热量、高盐类的食物。

                            瘦且不举,心脏病风险高两倍
--------------------------------------------------------------------------------
    一般人通常以为,心脏病是肥胖者的专利。不过美国《泌尿学期刊》最新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即使拥有瘦削苗条身材的中年男士,同样有较高患心脏病的风险。并且,如果体重指数(BMI值)低于25,同时有ED(勃起功能障碍)问题,那么他患上心脏病的风险会比其他人高两倍。

这项研究由美国新英格兰研究中心进行,为期15年,928名中年男士参与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人中,体重指数低于25,属于偏瘦类型的男士很多都出现了心脏问题。并且有293人最终出现腰围积聚脂肪、胰岛素指标异常、血脂水平异常及高血压等问题。

专家分析认为,ED问题通常显示人体血液循环功能欠佳,是糖尿病、肝病及心脏病的先兆。

                          预防心脏病“菜单”出新
--------------------------------------------------------------------------------
    实现美国心脏学会倡导的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新建议的要点如下:

  一是生活方式,了解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所需摄入的热量;了解日常食用的食物和饮料所含的热量;记录体重、体育活动和热量摄入情况;减少烹制食物的量和进食量;记录坐在荧光屏前的时间,如看电视、浏览网页及玩电脑游戏;将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不要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如要饮酒,则应适量,每天男性的饮酒量不超过2份,1份酒等于葡萄酒150ml或啤酒350ml或白酒30ml,而女性不超过1份。

  二是食物的选择和烹制,在选购食物时,要关注其营养资料栏和成分单的内容;食用低热量、低盐、低糖的新鲜、冷冻或罐装蔬菜和水果;以水果和蔬菜替代高热量食物;通过食用豆类、粗制谷类食物、水果和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用液态植物油替代固态动物油;限制含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右旋葡萄糖、玉米糖浆、浓缩果汁和蜂蜜饮料和食物的摄入量;选择粗制谷类食物,常见的形式有全麦、燕麦、黑麦、大麦、玉米、爆米花、糙米、野生米、荞麦、黑小麦、碎裂的小麦、谷子和高粱;尽量少食用面粉制糕点和高热量面包,如松饼和炸面包圈;尽量饮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减少盐的摄入量,比较相同食品中的盐含量并选择低盐食物;选择添加剂如大豆酱油和番茄酱较少的食品;食用瘦肉,并在食用禽类前将皮去除;少食用熟食,其饱和脂肪酸和盐的含量均较高;少食用烧烤、焙烤或熏制的鱼、肉和禽类;在最喜欢吃的食谱中增加食草动物的肉;食用完整的蔬菜和水果以替代果汁。

                          心脏病患呈年轻化趋势
--------------------------------------------------------------------------------
    劳累、紧张都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从而使心脏病变提前来到。日前,医院收治了一位18岁的大学生,由于过度劳累他在考试前出现了明显的心慌不适,而医生发现,其心脏的病变程度犹如60岁的老人。专家提醒,由于掠夺式使用身体,近年来心脏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据报道,这位年仅18岁的大学生,因为在期末考试前经常熬夜复习,出现了明显的心慌不适感,但多次查心电图均没能作出明确诊断。放暑假后,到上海看病,经过仔细分析心电图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心脏病变竟属于老年人才高发的房颤。

  房颤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前认为60岁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一倍,但从临床上看,近年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病也越来越多,仅该院每年就收治三四十例。除此以外,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病病种也都有年轻化的倾向。

  心脏病发病年龄在提前,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劳累引起的。过度劳累、长期的精神紧张,使得人体的中枢神经调节受影响,导致心脏的负荷加大、房颤的频率增加。另外,过分劳累还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使病毒感染发生心肌炎的概率增高。

                            “心脏病”也有假
--------------------------------------------------------------------------------
  郑小姐芳龄32岁,在某大公司信息技术科工作,平时性格内向好静,沉默寡言。一年前曾因琐事与邻居争吵,被破口辱骂,心中好不气忿,闷闷不乐。此后,她经常感到胸闷、心慌,胸部有刺痛或隐痛感觉,呼吸不畅,需用力透一口气后方才感到舒服。特别是在情绪不佳时,症状更为明显。她自己怀疑患了心脏病,就到某医院心脏专科门诊诊治,经医生详细检查,并拍胸部X片,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全部正常,医生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并加以劝慰,要求她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不要紧张,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心脏病,而是“假心脏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又名神经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精神紧张诱发疾病

  那么,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怎样发生的呢?一般认为,心血管系统是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其中以神经系统调节起主导作用,高级神经中枢是通过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控制并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活动。当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如受惊、恐惧、情绪过度激动、精神创伤等,都可使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症状。
有时,个别医生把属于正常范围的“心律失常”(早搏)和“生理性杂音”错误地下了“心脏病”的诊断,从而给患者增加了精神负担,出现了类似心脏病的一系列症状。还有的人,因为经常失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活动。

  症状类似心脏病

  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心脏神经官能症在有心血管症状的患者中占10%,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以20~40岁为多见,女性居多,尤其在35岁以下及更年期妇女居多。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症状有心慌、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另外,还可出现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等。当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心跳较快,心前区有轻微、柔和的收缩期杂音,这是因为心跳加快、血流速度加快所引起的,是属于生理性杂音,而不是心脏病理性杂音。

  放宽心胸可不药而愈

  已经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情绪激动,心胸要开朗,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利眠宁、安定或中成药珍合灵(珍珠层粉、灵芝、甘草)、安神补心丸等镇静药物。经过治疗后,一般症状可以改善或完全消失。因此,没有必要被假心脏病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