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颈心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版】

中年教师王女士,五年来反复出现突发性心前区疼痛,并伴胸闷、心慌等症状,多家医院均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但疗效不明显,胸痛仍频繁发作,病情日益严重。曾有一家医院怀疑她患有颈椎病,只因影像学检查仅为轻度骨质增生而予以否定。半年前她来笔者处咨询,笔者详询病史,患者“心绞痛”多在备课等伏案过久或睡眠起床、突然转头时发生,且多伴有颈部不适感,同时体检发现颈椎活动轻度受限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故考虑王女士患“颈心综合征”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建议她到医院再好好检查一下颈椎。王女士听了笔者的建议,就到一家大医院进行了X线片及CT等检查,结果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椎有骨质增生表现。其他检查,虽血脂有些偏高,但眼底动脉硬化趋势等并不明显。故最后确诊为颈椎病所致的“颈心综合征”。经采用中药内外合治两个多月,症状消除,现已有三个多月未再复发。

  颈心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颈心综合征是一种颈原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颈椎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或颈椎骨刺、骨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病变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压迫、刺激颈脊神经根或交感神经链而引起的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似乎与颈椎病毫不相干的临床症状。颈部的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横突前方,一般有数对神经节,即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并分布于心脏。当颈椎横突发生退行性病变,特别是第二、第三颈椎压迫或牵拉其前面的颈交感神经节,使心神经尤其是心上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发生供血障碍,即可引发类似冠心病发作的症状。

  颈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颈心综合征发作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针刺样疼痛或胀痛,可持续15分钟以上,甚至长达数小时。并常伴有胸闷、早搏、心悸、气短、心律改变及心电图改变。因是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病样改变,故称为“颈心综合征”。因其临床表现与冠心病发作时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最易误诊为冠心病。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颈心综合征患者,因年龄多偏大,又多有血脂偏高与动脉硬化趋势,一些医生又多忽视职业、病史的采集和详细地全面体检,或过于依赖仪器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当仪器检查可能与临床症状不是完全相符时,更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上常可遇到影像学检查颈椎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完全与临床症状的轻重呈正比。有时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很重,但临床症状却很轻或毫无症状;而有时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很轻,而临床症状却很重。因此,对影像学的检查应正确评价,不能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惟一诊断依据。当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二者发生矛盾时,诊断更应慎之又慎。像上述病例,久治疗效不佳,更应重视病史采集,注意全面体检,仔细分析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颈心综合征的治疗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颈心综合征等颈原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虽类似于冠心病发作,但这种疼痛服硝酸甘油类药物没有明显疗效,疼痛不能解除。若按颈椎病治疗,待其病情好转后,心脏的异常表现则可得到改善或消失。现在临床一般主张采用在颈椎3~4节或5~6节贴敷一种磁药贴,使药效直达病所。不仅可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而且因其含有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促使骨刺周围形成“纤维包裹”,包围骨刺,起到绝妙的缓冲作用。此外,笔者常采用以下中药经验方治疗。葛根、白芍、威灵仙、木瓜各30克,麻黄、地龙、红花各10克,桂枝、骨碎补各15克,仙灵脾、炒莱菔子各12克,三七粉4克(冲服)。或当归、首乌、鸡血藤、白芷、秦艽等随症加减。每日1剂(或3日2剂),两周为1个疗程。此方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之功效,治疗2个疗程以上,便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其他外敷用药如奇正(藏药)消痛贴膏、苗药骨质增生贴、骨友灵贴膏等,内服成药如抗骨质增生丸、颈复康、骨刺丸、骨刺消痛液等均可选用。总之,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并辅以颈部“米”字操自我锻炼,使药效殊途同归,就可收到标本兼治的满意疗效。




联系方式 - 咨询留言 - 咨询热线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