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到了,烈日、酷暑、闷热的“桑拿天”……在这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里,稍不注意,孩子的健康就会面临严重的考验。
暑热侵犯宝宝:“小暑过,每日热三分”,每年小暑以后,天气愈发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热死老鼠”的说法。入伏后更是持续高温,湿度加大,在闷热的“大蒸笼”里,孩子们往往容易损耗大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与成人不同的是,年幼的宝宝即使丢失水分也不会主动补充,这就导致体内活性氧、过量氨等有毒物质增多,使宝宝自身抵抗力下降。此外,没有了幼儿园和学校规范,孩子的饮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偏爱甜食和煎炸等热性食物,且没有节制,造成脾胃失调、食物滞留,引发胃火,易出现口舌生疮、小便赤黄、厌食等症。
宝宝疯玩,不管“烧烤、桑拿”天:放假了,宝宝可以尽情的玩了,玩起来才不管外面日头有多毒,直玩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出汗不仅丢失水分,还会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水分不足,易发生消化不良、发热和便秘。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外热盛,火症生:三伏天最热,使人体呈现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中医认为,暑邪最容易耗气伤津,正气不足,则引起各种虚证。出现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色黄,当人体受到外界热邪的侵袭(尤其夏日天气炎热)或体内有多余的体热就会出现上火。若火热生毒,还会发生疖肿、疮疡、火毒疙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暴发火眼等疾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