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家种药材持续走低,有些已严重的低于生产成本,像白芍、板蓝根、知母、射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那么,是何原因造成家种药材价格持续走低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扩种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药材因其品种多,适应性强,种植效益好于种粮在近几年备受青睐,有关中药材种植的宣传力度很大。一些希望调整种植结构而无项目的农民就把目光集中在中药种植上,加上一些媒体的过度宣传,不少人形成了“要发财,种药材”的盲从心理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缺少市场信息,盲目引导药农种植药材,这都不同程度的扩大了药材种植面积。
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中部、西部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至使部分土地无人耕种,为了能使土地不闲置,又能增加亩效益,大部分农民选择了种植中药材。因为药材种植不像农作物季节性很强,像丹参、桔梗都属易种易管的品种,这样无疑扩大了面积。
三、投机心理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去年的“非典”疫情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创,但任何事情均有两面性。“非典”期间部分药材的天价,像金银花市场批发价达450~500元/公斤,板蓝根达18~20元/公斤,贯众达100元/公斤,使很多农民认为种植药材大有利可图,纷纷种植。据统计,去年仅板蓝根全国面积就高达40余万亩。
四、家种药材产量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种药材种子种苗也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改良,提纯复壮,产量及质量大大提高。像山茱萸树通过嫁接可提前结果,并在栽植后5年左右达到盛果期。像银杏嫁接比不嫁接可提前10~12年结果等等,其产量、质量均不断提高。但中药材的需求量却并未增加。此外,不少药农因为对中药材种植寄予厚望,精耕细作,加上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和推广,使亩产量不断提高。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五、家种药材产地、产区渐渐形成
改革开放后,中药材种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通过大面积引种、试种、扩种,在全国各地形成多个大的产区,这些产区在政府的引导下,不仅在面积上、产量上、销路上均有相当渠道,从而影响市场,像江苏洋马的万亩杭菊花基地,陕西商洛的万亩丹参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形成对传统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六、生产厂家基地的形成
根据有关规定,凡通过GMP认证的生产厂家均应建立自已的GAP药材基地,否则,不能通过验收。通过几年的改造,一些制药厂家均以不同的形式,根据自己的用药需求自建或合建GAP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也对原有的散户造成了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