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要求过严,甚至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比别人的孩子出色。其不知这种“完美主义”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却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
过高要求孩子会产生不良后果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要恰当,若操之过急,对孩子很小的过失,看得过于严重,以至于滥施惩罚;或者有的父母无视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甚至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年幼的孩子,结果使孩子苦不堪言,望而生畏,甚至丧失自信心。
* 由于父母对孩子管得过严,训斥过多,孩子感到属于自己的“自主独立的权利”受到了限制,只能默默忍受痛苦的折磨与煎熬,以致出现强迫倾向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随着不满与反感日益增强,进而产生了判逆、报复心理:“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于是,就会出现“不听话”孩子,老是“对着干”、“ 故意闹事”的孩子,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尊重和信任孩子,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先决条件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 每个孩子都需要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更需要父母的尊重他的人格。
* 教子成才必须面对现实,切合实际,循序渐进,应该按照“宽宽松松、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原则进行教育。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 对于孩子的事情,大人不要插手太多,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要让孩子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 对于孩子的过失,应当采取适度的宽容,耐心给予帮助。而不是一味大包大揽,即不能锻炼孩子,也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 对于经常与大人“对着干”的孩子,甚至出现攻击行为的孩子,家人不能污辱、打骂,更不能听之任之,大人应反省自己:孩子为什么要与自己过不去?孩子是否有痛苦(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生理的,都是你要关心的)?是否误解了孩子?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