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面色淡黄,头晕,寒热往来,时时发热汗出.全身酸痛,干咳.口渴咽干,自感脘腹胀满,按之不满.大便秘结难解,小便色白.唇舌干燥,喜饮温水.舌淡红苔白,脉弦.有"糖尿病"史.
很明显的柴胡桂枝汤证.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我处方如下:柴胡24 桂枝10 白芍12 党参20 法夏12 黄芩10 桑叶15 杏仁10 沙参15 生姜10 大枣12 甘草6
三付,水煎服,每日一付.水煎两次,再将两次药汤合在一起再煎煮,分三次服.
患者服后,泻水样便,一日近十次.但腹胀满,寒热往来咳嗽等症状大减.一日后腹泻消失.
患者因怕有什么问题,也不到我处询问,就直到西医那诊病,诊为急性肠炎,二话没说,就挂上瓶子了.连挂了好三天.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体会:患者因邪犯少阳,太阳两经,故见寒热往来,头晕,口渴,咽干,干咳,气机不利故见腹胀,腹满.邪在太阳,故见时时发热汗出,全身酸痛,所以用柴胡桂枝汤应为对证.因时值秋天,气候干燥炎热,故我加桑叶,杏仁,沙参..因而服后诸证悉减,但为何见腹泻水样便呢?患者,气机不利,升降失职,因而见腹胀,便秘结,服药后,气机一转,肠道蠕动加快,因而见腹泻水样便,而腹胀,便秘证状消失.正如伤寒论中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然而,西医只看到腹泻水样便,一个症状,就诊为急性肠炎,盲目的挂输液和使用抗菌素.而患者也只能听从医嘱.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