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瘤病毒与皮肤肿瘤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不可调控的细胞增殖。皮肤肿瘤的发生涉及遗传、感染、物理、化学、免疫等多种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感染皮肤和粘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小DNA病毒,除肛门生殖器以外,还可感染皮肤及口腔、喉、气管、食管、膀胱等粘膜部位。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上皮增生性病变及恶性肿瘤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作为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是肛门生殖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
一、人乳头瘤病毒的结构与分型
⒈病毒颗粒的组成
HPV是封闭、环形、双链的小D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55nm,由72个病毒壳粒包被。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⒉基因结构和功能
HPV基因的DNA分子大约包含8000个核苷酸碱基对。不同基因型HPV的DNA序列不同,但是其组成结构非常相似。HPV基因组分为长调节区、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长调节区(long control region,LRR)又称上游调节区(upstream regulatory region,URR)包含复制和转录的启动子及相关元件。早期基因(early genes,E)编码参与病毒DNA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蛋白。 晚期基因(late genes,L)编码病毒结构蛋白。
⑴早期基因:包括E1、E2、E4、E5、E6和E7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E1基因编码E1蛋白在病毒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E2基因产物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E2蛋白通过与URR的E2结合位点结合抑制转录。在宫颈癌的研究中发现HPV的基因整合事件中,E2基因可能受到破坏,从而引起E6、E7基因转录抑制丧失。E4基因编码的E4蛋白可通过破坏表皮细胞的角蛋白骨架促进病毒颗粒的释放。E5基因产物大部分功能尚不清楚。E6和E7基因编码的E6和E7蛋白在HPV的转化和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
⑵晚期基因:包括L1和L2
L1和L2基因分别编码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它们是病毒的结构蛋白。
⒊分型
迄今发现的HPV已有一百多型,其中已确定的基因型有八十多种。由于HPV不能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对病毒抗原的研究受限,因而HPV的型别不是以血清学分型,而是以液相的核酸杂交分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HPV分型方法更为简单、实用。目前多采用分析E6、E7或L1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方法来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只要分离株病毒L1 ORF与已知序列近源病毒株同源性少于90%时,就可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型别,同源性在90—98%之间的定为亚型,而超过98%而又不完全相同者为亚型变异株[2]。
HPV感染分为三种形式: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相当数量的HPV仅引起良性自限性皮肤或粘膜增生病变,某些特定的增生性病变与特定型别的HPV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依据与宫颈癌的关系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66、69,与肛门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低危型包括HPV6、11等,多见于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极少在癌组织中被检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