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相关感染的防治措施
BF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极为棘手,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向方面治疗:①预防BF形成;②对于已形成稳态的生物被膜则需用能够透过BF的强有力的抗菌药物治疗;③酶的协同作用。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1.预防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
临床上各种体内插管,如导尿管、大静脉导管、人工关节、人工瓣膜、气管插管表面形成BF,其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控制致病原。已有实验表明在尿路感染中,应用抗感染导管(表面镀银的导尿管)确有预防感染及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用含钛材料制成的导管具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但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
2.药物防治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对已形成稳态的BF则需用能透过BF的抗菌药物来治疗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在BF开始形成的72小时内由于BF未形成稳态,对各种抗菌药物相对比较敏感,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这就是提示我们对于假体器械所引起的感染初期,可应用抗菌药物以阻止或破坏细胞BF的形成。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藻酸盐的合成可以被米诺环素、妥布霉素、林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抑制,非粘液型的铜绿假单胞菌多糖物质合成可能被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抑制。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穿透细菌细胞外多糖,对生长缓慢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抑制细菌细胞外多糖,抑制导管表面BF的形成。
3. 蛋白酶的作用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已知蛋白水解酶和蛋白抑制剂在体外有降低或抑制制某些细菌活性的作用。有人用不同蛋白酶对BF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齿型多肽酶活性最大,由于它可提高抗菌药物渗透感染部位,目前被作为抗炎辅助药物用于试验性治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