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普药一个品种有上百家企业生产,新开发的生物制品一个品种也有几十家生产,造成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多以价格手段进行低水平竞争。目前,我国大中型药品生产企业多数通过批发商(连锁药店总部)销售商品,2000年国家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后,生产企业通过招标或委托批发企业投标,中标后由批发商配送商品。但是,有些中小企业,把品种低价包给中小代理商,通过直接与医院联系进行关系营销,而大的批发企业仅能行使开票配送职能,使市场秩序不规范,造成无序竞争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
总的来说,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正出现企业实力增强,经营行为日趋规范等积极势头,但是也存在市场集中度偏低,零售企业发展受限制等问题。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发展现状
药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批发环节,二是零售环节。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住院药房)。但由于医药不分业,中国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门诊药房。其中,医院门诊药房作为特殊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这一状况极大地影响了药品流通渠道的发展。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不断减少。通过严格实施GSP认证,进一步增强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有所改善,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7445家药品批发企业通过GSP认证,比1996年减少了50%。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医药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05年全国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有3家,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有8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56家。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在行业政策倡导下,医药商业企业自1998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批发企业广泛实行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也多实行连锁经营制。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重组提高了医药流通领域的规模化、集约化。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
各省市的区域龙头企业相继出现,前100强企业的销售额已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7.83%;前500强销售已占全国销售的80.73%。
全国性企业主要有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这三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达到272亿元、125亿元和111亿元,其总和已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17%。
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前10强的销售额分别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272.35亿元;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5.18亿元;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110.59亿元;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82.16亿元;广州医药有限公司81.27亿元;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80.77亿元;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2.6亿元;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52.3亿元;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48亿元;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40.95亿元。
区域经济势头明显。目前,药品类销售额位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上海、广东、浙江、北京、江苏,这五省市的销售额约占全国销售额的50%以上。区域性企业主要有上海医药股份、安徽华源医药股份、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性医药企业和区域性企业构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商品批发供应网,满足了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开始建立。国家支持的医药物流国债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现代医药物流及信息化建设中脱颖而出。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为行业及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随着我国开放医药分销服务领域,外资也已经开始试探性地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
零售企业情况2005年,全国共有医药零售连锁企业1624家,门店数达6.5万多家。县及县以上单店药品零售企业76295家、县以下药品零售企业94899家。连锁药店门店约占我国药品零售门店总数的40%,已成为药品零售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遍布城乡的零售药店,极大地方便了百姓购药。
据统计,2005年度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前100强销售额已达325亿元,门店总数28888家,其中前三家企业销售额已达52亿元;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有20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有72家。
2005年销售额排序前10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是: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有限公司21.8亿元;深圳市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16亿元;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14.5亿元;湖北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14.5亿元;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10.66亿元;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10.63亿元;江西开心人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10.6亿元;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10.1亿元;湖南芝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61亿元;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7.52亿元。
从经济成分上看,民营企业在医药流通领域异军突起,成为流通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前三强都是民营企业,如海王星辰、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辽宁成大方圆等,批发企业中的湖北九州通集团也成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但在医药不分家、处方外放难的情况下,医院药房仍然绝对占据药品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