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身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是一方面,后天也很重要,以下介绍一些影响身高的因素,希望能给那些盲目增高的青少年朋友们一些帮助,使其能更客观、科学地面对自己的身材。
1.遗传因素: 椐统计,男女身高分别有79%和92%属于遗传因素的作用。前些年,中日联合会测量北京与东京的上万名学生,发现中国学生身高、体长均超过日本学生,这与日本父母的平均身高比中国父母要矮3厘米有关。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2.种族差别: 缅甸某地区有个矮人部落,身高不到1.1米;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大森林中的"尤卡"人,都在1米以下;欧美人一般比亚洲人高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3.营养水平: 调查发现,城市中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比农村高2-4厘米;贫穷落后的山区,由于缺少营养,青少年的身高更矮些。
4.激素分泌: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特别是4个重要腺体即:甲状腺、脑垂腺、胸腺与性腺。侏儒症患者脑垂体分泌得生长激素明显不足;性腺发育不全的女性,身高都在1.4米以下,此外,幼年时甲状腺,不仅影响身高,还影响智力发育。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5.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状况: 孩子5岁前生长速度最快,每年能长20厘米,到5岁时则稳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进入青春期则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就基本停止。在这几个阶段,许多疾病如贫血、慢性感染、消化不良等都能抑制生长内分泌的失调,也会影响生长。
6.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椐统计:同年龄、同性别的青少年,经常锻炼者比不锻炼者要高出4-10厘米。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7.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身体缺钙,骨骼则停止生长,且会得骨软化病;缺锌的儿童,不仅食欲不振,而且身高及体重都不及其他同龄儿童。
8.性成熟期: 一般来说,性成熟期较晚者,身材较高;性成熟期早者,身材较矮。
9.阳光照射: 适当的阳光照射,会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这对胃肠道吸收钙、磷,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极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