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一直是国内外消化病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次DDW年会共收录IBS相关论文193篇,其中有关IBS药物治疗的研究报告是重要亮点。
离子通道类药物
Lubiprostone是一种2型氯离子通道激动剂。John和Ryuji的研究显示,IBS患者接受lubiprostone治疗48周后,48 μg/d剂量组患者的便秘、腹胀和腹部不适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01)。对于老年患者(>65岁),lubiprostone除能显著缓解症状外,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46.2%)也低于安慰剂组(61.3%)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男性患者用药后自发性腹部运动频率升高,几乎是安慰剂组的2倍,也略高于女性患者。John认为,lubiprostone可促进小肠和结肠的转运与分泌。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胃肠激素受体调节剂
胃肠道激素受体调节剂通过作用于神经激肽NK-2和5羟色胺(5-HT)受体来调节胃肠道感觉与运动。
1. SLV332
SLV332是NK-2拮抗剂。Holger等研究了SLV332在体和离体作用,结果显示,SLV322与人NK-2受体的亲和力强,而与NK-1和NK-3受体的亲和力较弱。在用于调节结肠运动时,SLV332静脉和口服给药半数有效剂量分别为9 nmol/kg和1.1 μmol/kg。
在动物模型中,最大口服剂量的SLV322(100 μmol/kg)可显著抑制结肠扩张诱发的腹部痉挛和扭转等伤害性行为反应,内脏高敏性降低约80%,作用持续时间可>2 h。因此,SLV322可能对IBS和其他伴有腹痛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2. 阿洛司琼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阿洛司琼是5-HT受体拮抗剂。Richard研究了阿洛司琼治疗严重腹泻型IBS(D-IBS)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12周不同剂量的阿洛司琼(0.5 mg qd、1 mg qd、1 mg bid)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2)。阿洛司琼0.5 mg qd和1 mg qd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等肠道症状的评分。1 mg bid阿洛司琼剂量组则在减少排便频率,改善大便粘度等方面优于安慰剂组。在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的评价中,3个剂量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安慰剂组(P<0.038),阿洛司琼0.5 mg qd和1 mg qd剂量组的工作效率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5)。研究中发生自限性27次不良事件。因此,0.5 mg和1 mg阿洛司琼可治疗D-IBS。
3. Cilansetron
Cilansetron也是5-HT3受体拮抗剂。Lucinda等对cilansetron进行的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12周cilansetron(2 mg,tid)的治疗可显著改善D-IBS患者症状(P<0.001)。
4. 替加色罗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替加色罗是5-HT4受体部分激活剂。Willinm观察了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IBS(C-IBS)和交替型IBS(A-IBS)女性患者的疗效。4周替加色罗(6 mg,bid)的治疗后,症状缓解75%以上的患者分别占43.3%和52.3%,显著多于安慰剂组(P<0.001)。替加色罗还能显著改善C-IBS和A-IBS患者每周肠道自发运动频率、大便黏度和腹部不适感等。
Lin等对113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替加色罗(6 mg,bid)治疗,在第4周和第8周时,分别有41%和88%的患者每周至少有1次完全自主肠道运动。治疗13个月后,85%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还有研究显示,替加色罗可改善IBS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替加色罗安全性较好,很少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肾上腺素β3受体可调节结肠的运动。GW427353和CL-316243是一种新的β3受体激动剂,对IBS有潜在的治疗作用。Selim等报告,GW427353可抑制电刺激引起的结肠平滑肌肌条收缩,该作用可被β3受体拮抗剂SR-59230A逆转。
CL-316243(0.3~1 mg/kg)可减少灌服蓖麻油大鼠湿便重量,还可减少芥子油致内脏痛觉高敏感性大鼠腹部收缩次数。CL-316243缓解内脏痛觉高敏感性的效应可被2型生长抑素受体拮抗剂CYN154806逆转。
研究还显示,β3受体激动剂还可通过诱导生长素的释放来缓解内脏疼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释放因子受体调节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受体有CRF1和CRF2两种亚型。Muluget的研究提示,CRF1受体激活可刺激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和促进结肠运动及黏液细胞的分泌,CRF2受体激活可抑制CRF1的这种作用。Muriel等研究了CRF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cortagine对于结肠运动和分泌的影响。
结果显示,腹腔注射cortagine(10 μg/kg)可显著增加大鼠粪便颗粒排出,注射后30~45分钟,43%大鼠发生腹泻。脑室注射cortagine的结果与腹腔类似。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CRF1还可在中枢水平调节内脏感觉功能,因而CRF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对IBS的治疗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鸟苷素家族是近10年来发现的影响水盐代谢的激素。MD-1100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C的激动剂。在动物模型中,MD-1100可促进肠道分泌与转运,并降低内脏高敏感性。Croline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显示,MD-1100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C-IBS患者排便难易程度和大便Bristol分级,增加排便频率和大便湿重。患者耐受性良好,没有证据显示MD-1100可导致机体损害或代谢障碍。
抗焦虑药物
40%~50%IBS患者有焦虑和抑郁倾向。Charles评价了阿米替林对C-IBS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中等剂量阿米替林(25 mg)治疗3个月后,74%IBS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该治疗效果主要与其调节内脏高敏感性有关。
抗焦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使用技巧也不容忽视。Gregory等的研究显示,在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如果患者出现高度躯体化,往往提示疗效较差,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停药过早。
抗生素
Rifaximin是一种肠道不吸收的广谱非氨基糖苷类肠道抗生素,常用于IBS的治疗。Ernest等研究了rifaximin治疗IBS患者小肠细菌过度增殖(SIBO)的疗效和安全性。Rifaximin(1200 mg/d或1600 mg/d)治疗7天和1个月后,分别有60%和68%患者葡萄糖呼气实验正常。1200 mg/d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1600 mg/d剂量组。只有2例患者因严重胃肠道反应退出研究。还有研究显示,rifaximin还能显著缓解C-IBS患者的腹胀、腹泻和便秘,治疗中未发生不良事件。
中草药提取物
STW5是一种9种中药的提取物。Dagmar的研究显示,STW5有很强的促小肠和结肠分泌作用,该作用并非由神经介导,而是直接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氯离子分泌。STW5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IBS治疗方向,特别是C-IBS。
Giorgio对薄荷油的研究显示,在体外实验中,薄荷油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临床研究显示,薄荷油治疗4周后,IBS患者腹泻、腹胀、便秘、下腹痛、排便痛、排便不尽感和排便困难等症状均显著缓解。
综上所述,目前对IBS治疗的药物多集中于调节胃肠道运动与分泌。从中枢和外周水平调节内脏感觉功能,调节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也不可忽视。IBS药物治疗的进展也为我国IBS研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DDW 2006年会特刊·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