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社区医院晚间看病不难 【护理相关讨论版】

“社区医院应主动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居民最需要时能找得到人。”新闻援助版27日“民生体验”专栏报道了《社区医院晚间看病难》后,市民反响热烈,一致如此来电反映。为此,记者继续作了调查,了解到部分社区医院解决这一问题的成功经验,以及这一问题的深层背景。

  沙坪区的重庆灯泡厂职工张耀明说,本报报道中的几个社区医院至少在晚上八九点钟还找得到人,他所住小区的社区医院,早上9时开门,晚上5时关门,他曾因感冒需输液,本想下班后在社区医院完成,最终却不得不请假一天专门将就社区医院的时间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张耀明说,比起个体诊所,他当然相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为毕竟是国家花大力气投入建设的。但许多个体诊所往往都在晚上十一二点后关门,而社区医院往往在市民最需要时找不到人,其意义就大打了折扣。

  新世纪百货南坪凯瑞商都营业员胡丽女士看了报道认为,社区医院通宵值班也许确有困难,但可不可以主动调整作息时间?比如早上延迟上班,晚上延迟下班,或安排轮休,保证居民24小时内都能看病。

  渝中区西三街社区卫生服务站1997年设立,是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最早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该社区老人、小孩以及流动农民工占总人口70%以上。近10年来,该站始终坚持24小时服务,深得社区居民信任。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实际上,该站医护人员仅两名,经济效益也并不是很好。服务站在小区以每月550元价格额外租了一套房,既作病床,又作为医生晚上值班的休息地。站长高蕊医生说,因为晚上值班,每天上午清闲时自己就趁机休息一下,较痛苦的是,全年几乎都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

  据了解,目前全市近50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个点平均还没有3名人员,加上经济效益不好,要求社区医院24小时有人值班确有困难。但还是有部分服务站仍采取晚上派出一名医生值班或张贴救助电话等方式,接受附近市民夜间的医疗求助。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