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中药相思子 【中药讨论专版】

[植物名称]相思子

[拼音]XIANGSIZI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英文名]Semen Jeguiriti

[别名]红豆、美人豆、相思豆(广东),赤小豆、相思藤、山甘草、土甘草(广西)。

[历史]相思子始见于《本草纲目》,李时珍说:"相思子圆而红。……生岭南,树高丈余,白色。其叶似槐,其花似皂荚,其荚似扁豆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红色,半截黑色,彼人以嵌首饰。段公路北户录言有蔓生。……"。据上所述,与现今使用的相思子相符。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植物形态]缠绕性藤本。茎丛生,细长,老茎暗棕色,稍木化,幼枝绿色,表面疏生贴伏细刚毛。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叶轴被稀毛;小叶8~20对,具短柄,小叶片近长方形至倒卵形,长5~20mm,宽2.5~8mm,先端钝圆,具细尖,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细刚毛,叶片常易凋落。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粗短,花小,淡紫色,具短梗,集生于花序轴上;花萼钟状、萼齿4裂;花冠蝶形,旗瓣广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花丝连合一束;子房上位,广线形,具毛,花柱短,柱头有细乳突。荚果黄绿色,类长方形至长圆形,革质,先端有短喙,表面被白色细刚毛,种子1~6枚,椭圆形,上部红色,基部近种脐部分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5~6月。

[性味与归经]《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功用与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治黄疸。"②《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化学成份]种子含相思子碱(Abrine)、红豆碱(Precatorine)、海帕刺桐碱(Hypaphorine)、海帕刺桐碱甲酯(Methyl ester of N·N-dimethyltryptophen Methocation)、胡卢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相思子凝集素(Abrus agglutinin)、相思子毒蛋白(Abrin)A及B等植物凝血素(Lectin),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胺酸等多种氨基酸,沙鱼烯(Squalene)、β-香树酯醇(β-Amyrin)、环木波萝甾醇(Cycolartenol)、β- 谷甾醇,相思子新(Abricin)、相思子定(Abridin),5-β-胆烷酸 (5-β- Cholanic acid),黄酮化合物,没食子酸;此外,尚含多糖类化合物如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D-木糖等,种皮中含6种花色素。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思子毒蛋白是具有毒性的抗癌活性成分,对细胞蛋白质合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艾氏(Ehrlich)腹水癌、L1210白血病、B16黑氏素癌、路易斯(Lewis)肺癌、子宫癌、子宫肉瘤、卵巢癌、卵巢肉瘤、乳房癌、直肠癌、纤维肉瘤、尤因氏(Ewing)肉瘤、吉田肉瘤等多种癌细胞产生凝集,变形并停止有丝分裂、多核糖体降低或DNA合成受到抑制。相思子毒蛋白和核酸配合治疗,可降低相思子毒蛋白的毒性,而不影响其抗癌活性。
相思子油样甾体成分,给交配前的小鼠和大鼠每天口服150mg,连服20天,不孕率达100%,若交配后1~5天内给药,不孕率亦有80%;相思子水提液对小鼠皮下给药的LD50为0.2mg/kg;小鼠静注相思子毒蛋白LD50为10~13mg/kg;相思子毒蛋白皮下注射鼠、兔、豚鼠、猫,猫的MLD为0.4mg/kg,其他动物的MLD均为0.04mg/kg;相思子可导致肺、心、胃、小肠及肾出血,相思子毒蛋白能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和全身出血、肝脏坏死、淋巴充血、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