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分子病理研究 【临床病理学讨论版】

目的: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作为NSCLC多学科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被认为是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III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的分子病理学变化进
行了对照研究。以了解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及病理学的作用。材料方法:对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按UICC标准分期为III期的NSCLC,随机分成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方案采用MVP)和对照组(直接手术组),对其治疗效果、短期疗效、分子学指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后化疗副作用上未见明显差异,新辅助化疗组手术完全切除率为82.6%,化疗后缓解者有34.7%术后病理见有肿瘤大量坏死,镜下病灶组织出现纤维细胞及胶原增生;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线粒体大量断裂、细胞核皱缩等细胞变形坏死的表现,中位生存期(MST)为24个月。而对照组(手术组)的手术完全切除率仅为36%,中位生存期(MST)为15个月, 二组MST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随访3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新辅助化疗组占52.2%(12/23),对照组24%(6/25)(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在III期NSCLC多学科治疗中能够缩小病灶进而能缩小病期,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完全切除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对改善III期NSCLC的长期预后可能具有帮助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