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的专科建设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长期以来,中医医院的专科技术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对此作一简要阐述,以探讨中医专科建设的新途径。
一、当前面临的挑战
1.群众需求提高的挑战: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不断提高,希望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许多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患者都希望能在当地中医院得到有效的治疗。但从现在中医院的技术、设备情况来看,各业务科室由于平衡发展,没能形成一定的专科技术优势,不能适应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不仅增加了他们外出治病的费用,而且延误了诊疗时机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
2.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当前,新的技术革命正推动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科学体系正向微分化和积分化发展,新的医学模式又对中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中医学迫切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和提高,如市、县中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仍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专科技术建设,就不能适应新的技术革命的新形势。
3.中医事业自身发展的挑战: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但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中医事业发展缓慢,与广大人民群众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相比还很不相适应。所以在中医诊疗方面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的诊疗技术水平,使其比西医更高一筹。而这种优势,往往在中医专科技术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继续抓好中医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基础管理的同时,必须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中医专科建设上来。
二、措施和建议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1.明确目标,有目的地建设中医专科。市、县中医院的专科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根据市、县中医院现有的基础、群众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有目的地建设中医专科。要做好疾病谱、死因谱的调查,其目的主要是弄清楚重点建设的中医专科在本区域内及其周围能否有大量病员,其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城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上,重点是解决那些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比较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肿瘤等疾病。凡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专科,必须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难度项目,以避免遭受挫折。
2.发挥优势,有计划地建设中医专科。市、县中医院在建设中医专科时,要立足于医院的现有基础,注意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实事求是地制订中医专科建设的长短期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中医专科,发展中医专科。在目前,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所以一定要突出重点,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考虑建设1~2个专科,做到上一个,成功一个,尽快发挥社会效益。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专科,必须有一套技术班子,有必需的仪器设备,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病床,有中医科研的能力。
3.应培养中医专科技术人才。这是不断提高中医专科技术水平的关键。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医专科技术人才,可选送到省、市级以上中医院进修提高,或请进来传、帮、带,或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他们能熟练地掌握本专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尽快达到技术配套的要求。同时,要抓好政治思想和医德教育工作,鼓励中医专科技术人员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思想。
4.应添置中医专科仪器设备。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是开展中医专科业务的有力“武器”。对确定重点建设的中医专科,在物力、财力方面必须优先保证,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分轻、重、缓、急,逐步购置各种必需的仪器设备,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专科仪器设备达到“配套”的要求,以保证中医专科业务的正常开展。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5.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中医专科技术质量。为保证中医专科的技术质量,必须加强专科技术工作的科学管理。既要有严密的组织,又要有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肃的态度,如中医专科业务的范围、技术操作规程、技术质量指标及其质量的统计分析等,使中医专科工作达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
三、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中医专科建设与基础建设的关系。市、县中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作用只有通过本身的综合功能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建设和发展中医专科,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市、县中医院自身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但在建设和发展中医专科的同时,要注意建设和发展其他科室,抓好其他科室的基础建设。因为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中医专科建设好,并使其有所发展,必须要靠其他科室的支持配合和协作努力。
2.正确处理好中医专科建设微观发展与宏观协作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卫生资源不足、不论是中医专科技术人才,还是用于装备中医专科仪器设备的经费均有限,因此,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市、县中医院在实施中医专科建设规划时,要考虑与邻近市、县中医院之间的协作配合,在宏观上要加强协调控制,进行适当分工,尽量避免同一专科重复建设。这样做,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发挥最佳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