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变早餐饮食成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体会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中,饮食治疗是基础,在饮食治疗的探索中已从最初采用饥饿疗法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发展到目前提出的合理限制碳水化合物量,而且认识到碳水化合物质的不同也影响餐后血糖的控制。基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最难控制的这个理论,在饮食分配上早餐所占比例最少。笔者也基于这个理论对限制早餐的量以及改变早餐的质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1 研究对象 选自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标准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选择对象为应用口服降糖药及传统饮食控制,其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11.0mmol/L)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5±6)岁,病程(8±2)年。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应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早餐给予以下调整:晨起洗漱后,吞服黑药豆7粒,生花生米7粒,核桃仁2个,而后进食三低菜1份(低脂肪、低糖、低盐),2h后服牛奶250ml。午、晚餐仍按原糖尿病要求进食,主食≤150g。药物联合三低饮食治疗2周后复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三低饮食做法:黄芪20g,黑木耳6g,枸杞子6g,干桂圆10粒,大枣2枚,鲜山药50~100g,煮后打入鸡蛋1个即可。
1.3 观察指标 空腹及餐后2h血糖,以及有无饥饿、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用自身对照t检验法分析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有无差异,α为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比较 (略)
继续应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采用三低饮食治疗2周后,发现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52.8%,平均下降7.02mmol/L;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降低68.1%,平均下降17.58mmol/L;治疗后餐前、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2.2 调整饮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16例观察对象中采用三低饮食配合空腹降糖药治疗中未见饥饿、胃部不适等不良情况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