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一)生理条件
一个身体健康、发育政常的人,一般对挫折的承受力比一个疾病缠身、有生理缺陷的人高。比如,前者不怕偶尔的饥寒交迫,可以熬夜,也可以长时间的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因而可能经受更大的挫折。也这因为挫折会引起人的情绪及生理反应,给人心理带来压力及紧张感,对体弱多病者这会加重身体虚弱的病情,甚至发生意外。国外有人研究发生,体弱多病者与身体健康地在丧偶后一年内,前者比后者发病率高78%,死亡率高三倍多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看来,健康者更应珍惜“健康”这一宝贵对待富。
(二)过去经验
国外曾有人做过一个运动实验。他对一组幼小的白鼠给予电击及其他挫折情境,使其产生紧张状态,然后让它们政常民育。长大以后,这组白鼠就能很好地应付挫折引起的紧张状态。而另一组没有客观存在到这类挫折刺激的白鼠,长大后遭受电击等痛苦刺激就显得层懦和行为异常。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婴、幼儿期所受的刺激,可使成期的行为更富于适应性和多变性。相反,极小受反挫折,一贯顺利、总受赞扬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过于强烈火,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如果青少期遭遇的挫折折太多、太大,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可能形成自卑、怯懦等特征,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
(三)挫折频率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如果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刚刚失恋不久,考试又未通过,没几天又心不在焉地把计算器丢了。接连遭受挫折,频率过高,挫折承受力必大大降低。 (四)认知因素
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挫折刺激正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作用于情绪,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的反应。由于认识不同,同橛的挫折情境,对每个人造成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虚荣心重的人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力低。因为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一旦受挫,目标没达到,就会因为虚荣心没得到满足而难以忍受。 (五)个性因素
个性是一个人所有具有意识倾向性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兴趣、世界观都对挫折承受力有重要作用。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当人们对某事有浓厚的兴趣,一心钻研, 在别人看来很苦的事,他们却乐在其中,挫折受力就强。诺贝尔研究炸药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事故,弟弟炸死,父亲重伤,自己也有几次生命危险,却终获成功。可见,个人兴趣也是应付挫折不可忽视的因素。 (六)社会支持
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当一个人感到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关心、爱护和尊重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强挫折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