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牵手网络 【互诉心声 【护理相关讨论版】

“我觉着自己一点也不快乐,每天每天都很累。其实,我丝毫不
喜欢护士这个职业,也许是我太脆弱,担当不起生命的重托,但我又
不能选择放弃。我的生活似乎一片黑暗,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有种想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哭的冲动,在现实中找不到平衡点。我也曾试着去寻找一个出口,所
以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做个快乐的孩子,结果我只是觉得可悲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
  “你的不快乐让我担忧!不过我认为快乐是自己的感觉,寻找快
乐、营造快乐的氛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如果你真的很不快乐,
我建议你找心理咨询师或与朋友聊聊天!不要闷在心里!”
  “我想我还没到看心理医生的份上,这种消极情绪总会过去,也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许是最近的压力太大了吧。但我确实不喜欢医院这个环境,太过功利,
也太过复杂。我自认为不是长在温室里的花,但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我有些手足无措。我只是不想这么快被同化,人不该没有一点棱角。”
  “我认为人一定要有棱角!有个性!看心理医生不代表有病,只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是给予心理疏导罢了!”
  “记得曾经有段时间,每天我都是高高兴兴地上班,高高兴兴地
回家。那时候,我觉得医院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家。可不知道什么时候
开始,医院变了,变得不那么亲切了。每天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一下
班我就想逃避,不愿意想任何和医院有关的事情,听到周围的怨言也
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工作中的快乐被剥夺了?”
  ……
  以上文字是记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内部局域网上摘
录下来的一段对话,来自一位匿名的护士和她的护理部主任张素秋。
据张素秋介绍,网站开通已有三年多,不仅为护士们提供了一个交流
宣泄的平台,也给她的工作带来不少启发。在网上,她经常隐去“主
任”的身份,以一个普通护士的口吻和这些有着各种困惑的孩子们沟
通。
  张素秋感慨地说,有了“匿名状态”这一层“保护膜”,护士们
才敢于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她乘电梯上楼,
一位护士看到主任在电梯上,就转身选择了爬楼梯。“这说明现实中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护士与管理者之间难免有隔阂,他们很难克服畏
惧心理。但是,他们在网络上的留言,真是直言不讳,见仁见智!”
  张主任的这番感慨,记者在接下来的网络浏览中有了更深刻的体
会——
  “每天除了繁重的体力工作,还要背一堆护理病历,有时还要背
英语。难道护士的脑袋是电脑,插个芯片就无所不能了!了解病人的
病情,是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是,现在我感觉这都是为了应付
考核。”
  “每个病区都出现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护理部的领导们是不是
可以换位体会一下我们的辛苦,是不是应该想法儿提高护士的工作主
动性,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提高工作质量!还没走起来就逼着我们跑,
结果会如何呢!”
  “护士真是太惨了,奖金还不如后勤呢。护理部的老师们希望你
们也能体谅体谅我们,对我们仁慈一点吧,多帮我们反映一下奖金、
夜班费、值班饭的问题。”
  张素秋对记者说,她认为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多光顾这个网络平台,
了解护士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困惑,这不仅能够帮助护士队伍的健康成
长,也将有利于领导层的决策深入人心。
  有这样一条帖子曾引起了张素秋的格外注意:“护理部应该定时
到病区了解一下护士对护士长的意见,了解哪些护士长得人心,哪些
应该考虑撤销。我们认为,护士长就应该是全能的,哪儿缺人就顶上
哪儿,以身作则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但有的护士长整天躲轻闲,
还要求这要求那的。”
  为了解决这个在护士中反响强烈的问题,广安门医院护理部专门
召开了护士长会议,要求所有的护士长端正态度,指导并协助护士工
作,并要求护士长周末值班,以减轻护士负担。
  如今,看到“所诉苦水有人理睬”,光临这个论坛的护士也越来
越多,“网络论坛”已成了护士们和管理者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

  张素秋主任上网与护士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