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合理治疗
时下小儿呼吸道疾病非常多见。正确诊断和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本人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工作中发现少部分基层医生缺乏这方面的治疗经验。在遇到这类患儿时,往往在未弄清病情的情况下,就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和激素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虽然暂时缓解了症状,但对患儿的抵抗力和生条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掩盖病情的发展,使病情加重。本文就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做一讨论。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发病原因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发病原因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这是由于小儿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弱,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犯。常见的疾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百日咳等。
2、临床表现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首发症状为发热,有时甚至出现高热惊厥。这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调节功能较差,皮肤汗腺发育不良等原因,体温调节相对较差,体温极易波动,但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力却较好。再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等。。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感冒和流感发病较突然,年长儿以高热畏寒、头痛、四肢疼痛为主要症状,可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等症状。婴幼儿往往以高热为主,常合并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一般情况尚好。查体:咽部充血,肺部无啰音。
小儿支气管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初为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有咳痰。一般情况较好,呼吸困难不重。查体:肺部有不固定的干湿性啰音。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小儿肺炎也是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但可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重型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及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症状。查体:一般情况较差,肺部遍布湿性啰音。
百日咳开始发病症状与感冒相似,但发热多于3日内即退,而咳嗽症状反而加重,这一点与感冒不同。咳嗽夜间较重,在咳嗽加重的过程中,逐渐趋向于阵发性和痉挛性,发出一种鸡鸣样长吸气声,本病病程较长,一般约3~10周。
3、治疗
感冒和流感主要以休息为主, 多饮水,注意隔离,以防继发细菌感染。高热可适当应用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药物应用少量扑热息痛等,不要用激素退热,尽量不用抗生素。
小儿支气管肺炎:对症治疗为主,轻者不必使用止咳药物及抗生素,重者可应用止咳糖浆及必要的抗生素,不要用激素。
小儿肺炎:应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对症处理包括退热、止咳、平喘等,早期应用抗生素,以缩短病程,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重症肺炎可应用激素,以减少炎性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和减轻中毒症状,但以不超过3-5天为宜。
百日咳:良好的护理是减轻病情和预防肺炎等并发症的重要关键。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喂食,窒息频繁者可采用细胞色素C静滴,早期应用抗生素,以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为主,也可用青霉素、氨基甙类。某种抗生素5天不见效可换用另一种,但同时使用两种抗生素并不能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首先分清疾病的性质再做合理的处理。长期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对一些疾病是无效的。且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抗药性,引发其它并发症。激素的应用更应慎重,对某疾病合理的应用是必要的,但不宜长期应用,更不能对每一种疾病做为常规的应用,如用于疾病的退热治疗。因为激素的长期应用可降低小儿的抵抗力,诱发或加重感染,可引起小儿惊厥,亦可导致某些病毒疾病如水痘的扩散,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