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心电图诊断要点!(二)绝对全面,要积分! 【心电图脑电图讨论版】

四.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的方向相反;

2.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4.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5.代偿期呈完全性。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室性逸搏与室性逸搏心律诊断要点

1.长的RR间期之后出现宽大的QRS波群;

2.逸搏的QRS波群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如有窦性P波出现,PR间期<0.12秒;

3.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秒;

4.逸搏的周期>0.15秒,多个出现的逸搏周期相等;

5.可能出现室性融合波;

6.如逸搏连续出现形成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30~40次/分。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60~100次/分;

2.逆行性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秒;

3.心房可能仍在窦房结控制之下,窦性P波与室性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也可形成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室性早搏连续出现在三次以上;

2.QRS波群呈宽大畸形,心室率140~180次/分,很少超过180次/分;但小儿可在200次/以上。

2.RR间期规整,或稍不匀齐RR间期互差偶有超过0.03秒者;

3.逆行性P波偶可见到,位于QRS波群呈1:1传导或2:1传导,RP间期>0.20秒;

4.窦性P波有时可能见到,时隐时现,窦性P波与QRS波群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与心室融合波。

室性并行心律诊断要点

1.QRS波群呈宽大畸形,多提早出现,其配对时间明显不等;

2.异位之间间距相等,或者成倍数关系;

3.可形成室性融合波。

心室扑动诊断要点

各导无P波,QRS-T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频率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诊断要点

QRS-T波群消失,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均匀的.波幅大小不一的颤动波,速率在250~500次/分。

五.房室传导阻滞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1.PR间期持续超过0.21秒;小儿按年龄和心率,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

2.PR间期虽未超过正常范围,但心率未变或较快时,PR间期较原先延长0.04秒。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Ⅰ型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心室漏搏;

2.RR间期逐渐缩短;

3.长的PP间期短于两个短PP间期之和;

4.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除非合并室内传导异常);

5.房室传导比例一般>2:1,比如3:2,4:3等。

 

Ⅱ型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在心室漏搏之前,PR间期恒定;

2.RR间期无明显变化;

3.长的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整数倍;

4.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2:1,3:1等。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的时间关系,P波频率快于QRS频率,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PR间期无固定关系;

2.心房多在窦房结控制之下,故常可见到窦性P波,也可能为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等;

3.QRS波群时间、形态与频率,取决于心室节律点的位置----如心室节律点位于希氏束分叉以上,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心室率35~50次/分;当心室节律点位于希氏束之下,QRS波群呈宽大畸形,心室率35次/分以下。

六.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1.QRS时间延长,成人大于或等于0.12秒,年长小儿大于0.10秒,婴儿等于或大于0.09秒;

2.V1呈RSR型或R波宽钝、错折,V5的S波宽钝、错折而不深。Ⅰ导联及aVR导联S宽钝、错折;

3.ST-T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4.右室壁激动时间延长,成人大于0.06秒,小儿大于0.05秒;

5.常见电轴右偏;

6.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以上QRS波群的特点,但QRS波群时间成人在0.08~0.12秒,小儿在0.08~0.10秒。

 

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1.QRS时间延长,成人大于或等于0.12秒,年长小儿大于0.10秒,婴儿等于或大于0.09秒。

2.V1呈R型,R波宽钝、错折,一般无Q波及S波,V1导呈QS型或RS型,R波极小,S波宽钝、错折。

3.ST-T的方向与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4.左室壁激动时间延长,成人大于0.06秒,小儿大于0.04秒;

5.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内有以上QRS波群的特点,但QRS波群时间成人在0.08~0.12秒,小儿在0.08~0.10秒。

左前分支阻滞诊断要点

1.QRS波群显著左偏:-30~-90°;

2.Ⅰ、aVL导联呈QR型,Q波小于0.02秒,Ⅱ、Ⅲ、aVF导联呈RS型。

3.aVR导联多呈QR型;

4.V5、V6导联可为QR或QRS,也可无Q波;

5.QRS波群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延长的程度不超过0.02秒。

左后分支阻滞诊断要点

1.QRS波群右偏,在120°以上;

2.Ⅰ、aVL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型;

3.QRS波群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

4.诊断还需排除其它电轴右偏的情况,如右室肥厚、肺气肿、正常小儿等。

 

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分支阻滞诊断要点

(一)心前导联有束支阻滞的图形的特征;

(二)肢体导联上出现分支阻滞图形的特征。

 

三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要点

1.完全性束支阻滞的特征;

2.电轴左偏或右偏;

3.房室传导阻滞。

七.预激综合征

Kent束(W-P-W)诊断要点

1.P-R间期短,<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2.QRS波群增宽,≥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3.QRS波群起始部有挫折、模糊,称为预激波;

4.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5.P-J间期正常。

此外,旁道有的心电图上无预激波或预激波呈间歇性,称为潜在型预激综合征。有的旁道只有逆传能力,无前传能力称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Jame束诊断要点

(1)P-R间期短,<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2)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及ST-T改变。

Mahaim束诊断要点

(1)P-R间期正常,且多变;

(2)QRS波群增宽,呈左束支阻滞图形,时限≥0.12秒。小儿2岁内≥0.08秒;2~10岁≥0.10秒;年长儿≥0.12秒;

(3)QRS波群起始部可有挫折、模糊,有预激波,但常有变异,且挫折常不明显;

(4)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5)P-J间期延长。

(6)V1导联R波细小。

七.心脏扩大

左房扩大诊断要点

1.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超过0.11秒;

2.P波多呈双峰型,第二峰常较第一峰大,峰间距大于0.04秒;

3.V1导联中P波电压增高,超过2毫米,呈双向波,终末负向部分明显增宽,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PTF-V1)增大。

右房扩大诊断要点

1.Ⅱ、Ⅲ、aVF导联中P波异常高尖,电压超过2.5毫米;

2.Ⅰ、aVL导联中P波低平或倒置;

3.V1、V2导联中P波形态不定,多高尖耸立,少数呈现低平或倒置;

4.P波时间仍在正常范围内。

左室肥厚的诊断要点

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1)RV5或RV6电压超过25毫米;

(2)RV5+SV1综合电压超过40毫米(女性超过35毫米)

(3)RⅠ电压超过15毫米;

(4)RⅠ+SⅢ综合电压超过25毫米;

(5)RaVL电压超过12毫米或RaVF电压超过25毫米

2.QRS间期及室壁激动时间的变化

(1)QRS间期延长超过0.10秒;

(2)V5或V6的室壁激动时间延长,超过0.05秒;

3.ST-T改变

(1)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超过0.50毫米,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2)TV5或TV6低于同导联中R波电压的1/10;

(3)V1导联ST段上移,T波多高耸或直立;

4.QRS电轴常显示电轴左偏,大多在-100以上。

右室肥厚的诊断要点

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1)RV1电压超过10毫米;

(2)RV1+SV5综合电压超过12毫米;

(3)R1R/S大于1,V5R/S小于1;

(4)V1呈qR波形;

(5)显著顺钟向转位,V1至V4甚至V6均呈rS波形;

(6)RaVR电压超过5毫米;

(7)aVR导联R/S大于1;

2.QRS间期及室壁激动时间的变化

(1)QRS间期多正常,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可超过0.10秒;

(2)V1室壁激动时间延长超过0.03秒;

3.ST-T改变

(1)V1、V2、V3导联中ST段下移超过0.5毫米,T波倒置;

(2)Ⅱ、Ⅲ导联亦多出现ST段下移及T波低平或倒置;

(3)V5导联ST段上移及T波高耸直立;

4.QRS电轴常显示电轴右偏,大多在+1100以上。

 

八.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要点

1.初始0.03-0.04秒QRS向量异常:

①在除aVR导联和心脏呈垂直位时的aVL导联外,任何导联出现Q波的深度大于同一导联R波的1/4,时间超过0.04秒;

②在右侧胸导联,出现q波,不论其宽度和深度如何,若能除外右心室肥大及左束支前分支阻滞,则表示有心肌梗塞(多为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梗塞);

③在左束支传导阻滞者,在Ⅰ、aVL、及V4-V6导联R波之前出现Q波,应视为室间隔心肌梗塞或前壁心内膜心肌梗塞;

2.ST向量的改变:心电图上出现ST段移位,在不同的导联上表现为ST段上抬或下移,且呈单向曲线特征性变化.

3.平均T向量的改变:心电图出现T波改变----早期呈为高尖T波,以后由直立变为倒置,T波无论直立或倒置均有以下特征:

①升支及降支与基线所形成的角度,大致相等;

②基底较窄;

③顶点较尖;

4.QRS终末向量的改变:在出现坏死型Q波的导联上,出现终末R波。

 


九.电解质紊乱

低血钾症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1.U波增高,常超过同一导联上T波的电振幅,可达1毫米以上;

2.T波降低、平坦或倒置;

3.ST段下降,可达0.5毫米以上;

4.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等为常见。

高血钾症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1.T波高尖,其升支和降支对称,基底变窄,形成所谓“帐蓬状”T波;

2.P波与QRS波群振幅降低、间期增宽,S波增深;严重时心房麻痹,P波消失,形成“窦室传导”;

3.ST段下降;

4.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静止、结性心律、结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

低血钙症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1.ST段平坦延长,一般QT间期相应延长,但ST段呈等电位线而无上下偏移,T波一般呈正常直立;

2.单纯低血钙降期前收缩外,一般不影响心率、心律、PR间期及P、QRS、T波群;

3.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或迅速使ST段缩短(伴有T波改变者需较长时期才能使ST-T逐渐恢复。

高血钙症的心电图诊断要点

1.ST段缩短或消失,R波后立即继以突然上升的T波;

2.QT间期缩短,常伴有明显U波;

3.T波可出现低平或倒置;

4.严重低血钙时,QRS波群间期及PR间期可延长,有时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偶可出现包括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或窦性静止等心律失常。

 

十.其它

逸搏-夺获心律诊断要点

在段较长的间歇之后,出现结性逸搏,其后紧跟着一个窦性激动下传到心室,称为逸搏-夺获心律,或伪反复心律。

窦房结至房室结的游走心律诊断要点

同一导联上P波由窦性逐步变平坦、双向、至逆行性P波,以后又恢复为窦性,PR间期变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缩短,至逆行P波时PR间期最短,至窦性时PR间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