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一旦身体不适、病症加重,就感叹“天气要变”。这种“天气预测”,在一些关节炎患者身上,几乎到了活灵活现的程度,而且越是一些关节炎病史长的老年人,预报天气越准确。当然,也有许多年轻人不相信这些,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甚至是迷信。
关节炎真的是一种“气象病”,能十拿九稳地预测天气吗?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众所周知,气象条件的变化确实能诱发和加重一些病症,这其中就有关节炎病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气象变化包括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和短时的天气变化。气候由热变冷,人的血压会升高,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增高,对心脑血管病有不利的影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加大。至于短时的天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资料表明,有50%以上的人遇到天气变化时都发生过骨关节酸痛的病症,只是轻重各异罢了。专家们分析认为,天气变化,包含了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刺激着皮肤感受器,下丘脑便协同脑垂体调节内分泌功能来保持生理平衡。然而,年老体弱者往往由于这种调节功能不够完善,便不能适应外界天气的变化,从而易罹患疾病。从另一个角度说,气象变化与人体的抵抗力有关,这就是医学上说的“人体免疫年节律现象”。从而会产生这样的不良循环:天气的变化,可引发疾病,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而抵抗力的下降,就会对天气变化更加不适应,从而使疾病加重。以此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些病史长的老患者,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如果关节炎真能预测天气的话,显然“老关节炎”患者的天气预报,就应该更准确一些。
关节炎患者能预测天气,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也不是“精确的科学”。关节炎患者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天气变化常常表现为降温、阴雨、寒冷、风速加大等,是常人所能看到和感知的。体内生理机制也会对这种变化作出正常调整。例如,当天气将下雨时,气压一般要降低,湿度则会升高,健康人细胞内的液体能自行渗出,导致尿量增多,以此适应天气变化。而关节炎病人由于病变组织的存在,不能及时随天气变化排出细胞中的液体,致使病变部位的细胞压力比周围的正常组织高,就会引起病变部位的压胀和酸痛感。这种在天气变化之前,患者就有不适反应的现象叫作“前驱症状”。这也就是关节炎病人能预知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此外,天气变化本身就是大气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有一种是人们直观不能感知的,这就是大气中带正负电荷的大气分子的移动和变化。由于不同电荷互相吸引撞击,产生一系列电磁现象和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对人体是有作用的,它可使人体细胞内外存在着正负电荷的电位差。正常人对这种电位差能始终保持着平衡。而关节炎患者由于局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发生了变化,就会释放出一些炎性物质使得神经末梢受压迫而产生酸痛感。包括气温、气压、湿度等诸多要素变化在内的天气变化虽可引起关节炎加重,但这些变化都没有电磁波来得快。往往当地的天气还晴好,而异常的电磁波已把天气变化的信息传递过来,引起关节炎患者的旧病复发,这就是关节炎病人能预知天气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当指出的是,用关节炎预报天气,不可能时时灵验。一方面,某些天气变化并不伴随使关节炎患者产生异样感觉的要素的变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天气系统常常使电磁波“情报”改变方向,天气变化便不影响患者的所在地。
既然关节炎同天气变化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这就让人想到了利用气象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关节炎进行治疗。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让关节炎病人到气候干燥、长期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较大,而且气压和湿度变化又较小的沙漠地区疗养,可以取得相当满意的效果。但当患者返回原来的环境时,仍有部分患者会旧病复发。这一方面说明单纯依靠气候因素治疗关节疾病,还不能达到治愈每一病例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工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可使气压和温度正常,湿度偏低)肯定对治疗关节炎病有辅助作用,既能给病人减少痛苦,又会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希望。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联系方式 - 咨询留言 - 咨询热线 - 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