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消化内科讨论版】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芒   硝 : 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碱土地区。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通称朴硝或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朴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以无色透明,块粗大为佳。 [性味、归经]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效用] 1.泻下,软坚: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2.清热:用于咽痛, 口疮, 目赤及疮疡。[用量、 用法] 10—15克,冲人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效方] 芒硝150克,煎汤洗患处,治漆疮。 [备述] 孕妇忌用。本品主要成分为水硫酸钠。用萝卜制,是取萝卜之甘温,消导降气的作用,可缓和其咸寒之性,增强泻降之功,制成玄明粉,便于冲服和外用。[贮存] 芒硝贮于有盖容器内,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玄明粉密闭保存,防潮。☆☆☆皮硝的全腹持续外敷,改善腹腔内组织水肿,促进胰腺假性囊肿的吸收.
◆◆◆大黄、皮硝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病理过程复杂、病情凶险、治疗棘手的外科急症。尽管近年对其病理认识及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大黄和皮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院从1999年2月5日至2003年8月15日共收治SJlP病人82例,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第二次方案,其中男性54例,女性28例,年龄14—69岁,平均45士6岁。通过前瞻性数字随机方式,将该组病人均分成A组和B组。1.2 方法 A组按SAj的处理原则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酶、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B组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生大黄30g捣碎,加入温开水100ml浸泡至深褐色,经胃管注入胃中,每日3—4次,注入后夹管2小时,疗程为1—2周。皮硝500g置人30cm×30cm布袋中,腹部外敷,每日2次,持续到症状好转。对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每日大便次数,统计发热时间,观察腹痛、胶胀缓解时间,以人院后自觉腹痛和胶胀明显减轻,压痛减弱和胶围减少2cm为标准。1.3统计学方法 对大便次数、发热时间以及腹痛、胶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对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用X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性比较。2 结 果   B组病人每日大便次数明显多于A组,发热时间缩短,腹痛、胶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小于A组,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也较A组低。并发症情况,A组:5例并发胰腺脓肿、腹腔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ARDS、消化道出血,3例并发胰腺脓肿、肾功能衰竭、胰漏、ARDS、消化道出血,6例并发腹腔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脑病;B组:2例并发胰腺脓肿、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ARDS、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胰腺脓肿、胰漏、消化道出血,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胰漏,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脑病。详见表1。表1提示两组的大便次数,腹痛、胶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日P值<0.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即B组在三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发热时间、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率P值<0.05,三组间差异显著,说明B组发热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手术率均较小。死亡率P值>0.05,两组无差异。3 讨 论   现代医学证明大黄能明显增加小鼠胃肠内炭末推进率,从而能增强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可有效解除SAP病人由于应激反应和腹腔神经丛受到炎性渗液的刺激,使分泌到消化道的胆汁、胰液明显减少,引起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至麻痹性肠梗阻。B组病人用药后出现明显腹泻和肠鸣音增强,使肠内容物和气体排出,减轻了胶胀,减小了腹腔和肠腔的压力,从而改善了局部微循环,增加了肠道的血流量,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吸收和炎症消散,同时通过促进肠蠕动,改善肠壁和腹腔脏器血供,便于粘膜的修复和正常代谢,维持了肠道的屏障作用,并促进腐败物分解排出,缩小内毒索池,减少了胃肠道粘膜糜烂出血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因此B组较少出现胃肠道出血和严重感染,减少了因感染而增加手术治疗的机会,从而缩短了治疗时间。又由于大黄能抑制脂多糖刺激肝巨噬细胞分泌IL一1、IL一6和肿瘤坏死因子,减轻了全身炎症反应,也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治疗时间。 皮硝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租制结晶,主要成份为硫酸钠及少量氯化钠、硫酸镁等,有消肿止痛、消炎利胆的作用。局部外敷可以加强胰腺周围炎症渗液的吸收,减轻胰腺肿胀,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加快好转的目的。上述临床观察证实,在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同时加用大黄、皮硝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急性炎症期效果更好。虽然其不能降低死亡率,但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   黄 :又名川军、锦军。系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甘肃。以质坚实,气清香,苦而微涩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效用] (1)清热通便:善于荡涤肠胃实热积滞。用于胃肠实热所致的便秘、腹痛拒按,甚至大热不退、神昏谵语者。(2)泻火解毒: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3)活血通经:用于各种瘀血阻滞证,为治疗瘀血的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煎服,5~10克,用于通便宜后下。外用适量。[效方](1)大黄6克,甘草3克,煎服。主治习惯性便秘。(2)大黄10克,栀子10克,茵陈20克,煎服。主治由肝炎引起的身热、发黄、小便短赤属于肝胆湿热型者。[备述] (1)生用则气味浓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人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并借酒升提之性,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2)单用研末内服,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效。(3)用大黄水煎液含嗽,治口腔炎。(4)用石灰制大黄粉撒布创面,治疗烫火伤。[贮存] 贮于有盖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西医结合治部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属中医胃脘痛,腹痛范畴。中医认为是由暴食暴饮,蛔虫上扰和外邪侵袭所致。西医认为是各种因素造成胆汁胰液逆流,激活胰中的胰酶,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增高,小胰管破裂,胰液外渗,自我消化而使胰腺发生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近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延期手术和个性化方案治疗,其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治疗方法:西医方面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给善宁、静脉营养,解痉止痛等治疗;并进行医学影像对胰腺变化的监测,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中医方面给予静脉注射丹参、生脉;胃管内注入大气汤或清胰汤。大承气汤:柴胡、黄苓、芒硝、厚朴、积实。清胰汤:柴胡、黄苓、胡连、白芍、木香、元胡、大黄、芒硝,若为蛔虫上扰,加使君子、苦楝皮根,细辛等。针刺足三里穴或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中上腹部给皮硝外敷。
讨论:生脉和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结和粘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缺血对胰腺的损害。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给予善宁可减少胰腺分泌胰液;大承气汤或清胰汤由胃管注入,可起到通里攻下,增加肠蠕动,恢复肠动力,减轻肠胀气,清除肠内容物,排除毒素,以减轻中毒症状,同时可减轻肠胀气引起的腹高压症,以改善呼收、循环等。上腹部外敷皮硝,可减轻胰腺水肿及炎症。在进行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动态的B-US、CT等影像检查,有脓肿形成、胰腺囊肿破裂、出血坏死进行性加重时可考虑手术清创引流。有胆总管被结石梗阻时,可采用ERCP取石。我们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较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其方法、效果肯定要好,其并发症和病死率有明显下降。有资料表明,其手术率由77.05%降至29.55%,病死率由40.5%降至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