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本品可有蓄积作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不全时。 【急救医学与危重病讨论版】

(8)本品可有蓄积作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不全时。

  2.诊断要点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1)有内服本品史。

  (2)临床表现:①有些人内服守眠酮治疗剂量或剂量稍大(0.2-0.4g)可出现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一般可在10-20分钟后有头晕、胸闷、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上腹部不适,出汗、皮疹、全身无力、下肢瘫、皮肤发麻、张口及说话困难、可有一侧肢体阵发性震颤;继而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乱说乱动、器笑无常,谵语等;少数在睡前有肢端感觉异常。经过停药治疗,患者清醒后,可有头晕、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等感觉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②一次口服大量可发生严重的急性中毒,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发生窒息性惊阙、肺水肿和昏迷,最后常呈昏迷状态,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角膜反射消失,痛觉消失,膝反射亢进,呼吸困难。缺氧状态,两肺有痰鸣音;肠鸣音少弱或有乱及台直性惊厥。③中毒患者体温正常,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先升生降、常见皮下水肿,鼻、胃出血。

  3.治疗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内服治疗剂或用量稍大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可作一般对症处理:①烦躁不安或精神兴奋症状明显,内服或肌注冬眠灵25mg,或冬眼灵与非那根合用;亦可口服10%水合氯醛10ml或用15ml稀释1-2倍后,灌肠.②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10ml.③针炙治疗:针剌入人中、俣谷、百会、或上廉泉、太溪等欠;或用0.5%普鲁卡因10ml,苯巴比妥钠0.1g,苯甲酸钠咖啡因0.5g,在此数穴作封闭治疗。

  (2)若一次口服大量安眠酮而发生重度中毒时,取如下措施:①用微温盐水洗胃,去除毒物以生注入药用炭10g(配成混悬液),再注入25%硫酸钠80ml-100ml促使毒物吸着后,由肠道排出。②静脉输入适量注体,促使尿利尿颀毒,保持足够尿量的排出,每日输液总量在3000ml左右(小儿在100-150ml/kg)输液中以高渗葡萄糖为主酌加生理盐水及10%氯化钾,并可适当应用25%甘露醇以促进利尿。③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可选用安钠咖、美解眠、得化林等中枢兴奋药。以后,根据神经志清醒程度减量停用。④摄入大量的安眠酮后,可用血液透析排除。⑤较长时间的昏迷病人,可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⑥对症治疗。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4.预防

  (1)慎重使用安眠酮,不可滥用;应用时剂量不可过大,持续服药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

  (2)服药后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过多,发生意外。

  (3)出现毒性反应,及时停药并加以处理。

  (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十)溴化物中毒

  溴化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剂之一,其中常用的溴化钾、溴化钠、溴化钙、溴化铵及由溴化钾、溴化钠和溴化铵合用制成的三溴片等,溴化物的主要作用是溴离子于大脑皮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抑制过程,集中抑制过程以及恢复兴奋及抑制过程的平衡。此外,溴化物尚能减少和控制癫痫大发作。溴盐的常用量为0.-1.0g/次;1.3-3.0g/d,极量为2.0.g/次6g/d。

  1.毒理口服溴化物容易吸收。溴离子在体内分布主要与氯离子相同,分布于全部细胞外液,分泌物渗出物中。主要由肾脏排泄。溴化物的排出率,最初较快,以后较慢,如一服用2.0g溴化物,虽在24小时内能排出10%,但于两个月后,尿中仍含溴。故溴化物为蓄积性的毒物,溴化物的毒理作用主要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其中毒发病机理溴在体内代谢特点有直接关系。因溴与氯代谢很相似,溴能代替组织内(包括体液)氯离子,从而引起中毒。溴离子在细胞外液中以1:1代替了氯离子浓度保持相当恒定(355mg%),当体液中溴离代谢氯离子40%(即氯离子从3550mg%降至213mg%)时,可发生严重的溴中毒,甚至可致。一般血清溴含量超过100-150mg%时,即可发生中毒辣,但有很大的人体差异。曾有血清溴含量75-125mg%而中毒致死的。另有报导虽血清含量超过350mg%时也无中毒表现。成人口服30g溴化钠可引起中毒。

  2.临床表现

  (1)中毒时表现头痛、头晕、乏力、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恶心呕吐、烦躁、易激动、说话不流畅,步态不稳、震颤(手指明显)、腱反射亢进等。此外,眼、鼻、喉及呼吸道的腺体易受影响引起。轻度结膜炎、鼻炎等症状。这是因为这些腺体的分泌物中含溴缘故。

  (2)有的溴中毒可发生精神症状,表现为:

  ①谵妄型:定向力丧失,有抽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等。此型多见。

  ②纪觉型:有各种丰富的幻觉,妄想,但其定向力正常,这一点有别于谵妄型。此型较少见。

  ③暂性精神分症俣并类妄想症状型:与精神分裂相似,人格的改变、妄想、幻觉,自知力丧失,但定向力正常。

  (3)诊断

  (1)误服用大量溴剂的历史,结合临床症状,一般诊断不难。

  (2)溴的测定:

  ①血清溴的测定:其方法系除去蛋白的血清滤过液中加入氯化金度液后呈现棕红色,这即是溴化物的标志,用比色可测定血清溴化物的含量。

  ②尿溴阳性。

  ③脑脊液含量在75-250mg%以上。

  溴化物中毒主要表现在精神障碍,约有2/3的病例呈谵妄状态,因此,要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谵妄状态相鉴别,根据病人有无服用较大剂量溴化物的历史,以及起病急,血清溴含量一般在150mg%以上,脑脊液含量在75-250mg%以上,尿溴试验阳性等可资鉴别。

  严重溴化物中毒所致昏迷,也可根据病史、血清溴及脑脊液含量、尿阳性待,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昏迷盯鉴别。

  4.治疗

  (1)误服大剂量溴化物时,应立即催吐、洗胃,并可导泻。

  (2)给以氯化钠治疗,这是主要治疗药物。因为溴从肾脏排泄的速度依靠溴氯在体内的平衡关系,另外也取决于氯排泄的总量。当溴中毒时,溴离子代替氯根,使氯根量减少,反之若增加氯根,遇促进溴化物随同氯根从体内一同排出。一般用量为6-8g/日,个别病人可用至30g/日。由于给过多的氯化钠,可使组织内游离出溴离子,致使血清中溴的浓度暂增高,症状可加重,此时给予利尿剂,增加肾脏的排溴能力,可以避免上述现象。

  对心肘病或动脉硬化患者,忌用钠盐,可用氯化铵。有报道氯化钠与醋酸去氧皮质酮合用时效果良好。

  有人认为溴毒时,对畏酶Ⅰ及Ⅱ有抑中破坏作用,而烟酸是辅酶Ⅰ及Ⅱ形成所必需的,因此主张氯化钠与烟酸合并应用。

  (3)静脉补液。对休克、呼吸抑制时应给予对症治疗。

  (4)危重患者可进行透析疗法。

  (十一)锂盐中毒

  目前医药用的锂盐为氯化锂和碳酸锂。前者为白色有盐味的结晶,常给患者代替食盐用,后者多用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1.毒理锂甚易自皮下、肌肉、肠道及腹膜及收,并分布于各脏器,大部分由肾排出,少量出现汗、乳中粪中。大约为单剂量的1/2在24小时内由肾排出。钠盐能促进锂盐经肾排除。故在摄入食盐量低的病人,锂盐排泄迟缓,肾脏功能不全病人排泄亦缓。

  2.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一般有腹部胀满感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渴等,较大课题量可导致胃、肠出血。

  (2)神经及精神症状:轻度中毒辣轻微手指震颤,脑电图有可逆性改变。中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燕可出现脑病症候群(意识模糊反射亢进、震颤、癫痫样惊阙)以及精神错乱、昏迷、休克等。

  (3)泌尿系统症状:中度中毒多尿、蛋白尿重度毒则有少尿和无尿,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

  (4)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下降、脉搏不整、过敏性血管炎。

  (5)其他:脱水、糖尿、全身疲乏、弥漫性甲状腺肿、头发稀疏、皮肤麻木、间歇性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妊娠3个月或全妊振期应用锂盐,可能导致畸形胎儿。

  3.实验室检查在长期应用锂盐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血液的锂盐浓度,如血清锂持续在2.5毫当量/升时,虽无中毒症状,也是危险标志。

  4.治疗

  (1)催吐、洗胃:可用生理盐水导泻。

  (2)静注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及葡萄糖生理盐水肾排泄;根据具体情况,酌加其他电解质如钾等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呕吐不重的中毒病人,可饮食盐水,以促排泄。

  (3)严重中毒时,应用血液透析或腹透析。

  (4)有惊厥时,可用巴比妥类或腹膜透析。

  (5)其他对症及支持疗法。

  5.预防

  (1)避免长期大量用药,用药时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减量每周停药一日。

  (2)家庭中本类药物须妥善放置,防止误服;精神病人服用此药应由家属掌握。

  (3)用药期间应保持正常食盐摄入量。

  (4)一旦出现脑病症候群,应立即停药,迅速治疗。

  (5)电解质紊乱及心、肾疾病患者忌用。

  (6)锂盐不可长期用于孕妇,低盐饮食,循环及肾功能不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