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肿瘤咋办?关键在预防
27岁的小王前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这家企业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玻璃,而小王的工作则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虽然早就知道这些有机玻璃里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但小王并没有在意,他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深得上司的赞许。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但最近一个月来,小王却经常感到腹痛腹胀,开始他只是以为是胃痛就吃了些胃药,但病情却反而日益严重,不得已小王到医院就诊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小王和家人大吃一惊,小王患的是腹膜恶性间皮瘤,而且是晚期!医生说小王的病与他长期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关,属职业性肿瘤。若能及早预防,这个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职业性肿瘤是由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虽然仅占人类常见肿瘤的很小一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于1987年已将8种职业性肿瘤列为法定职业病,包括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及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煤焦油沥青挥发物所致肺癌和铬酸盐所致肺癌等。而且目前发现的可以引起职业性肿瘤的物质也越来越多,如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紫外线、矽尘等。
由于职业性肿瘤大多有明确的病因,因此往往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注意以下四点: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对于已经明确的职业性致癌因素应加以严格控制,改革工艺,使致癌物浓度降低到最低水平;
2、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3、对于有可能发生职业性肿瘤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予以处理;
4、经常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法规对不符合要求的生产环境进行治理。
全球每年有44万工人死于有害物质
国际劳工组织发表报道说,有害物质每年要夺去全世界约44万工人的生命,仅石棉这一种物质每年就造成近10万人死亡。国际劳工组织说,英国每年有3500人被石棉毒害致死,是因工伤事故丧生的人数的10倍多。
印度每年因有害物质死亡的人数约为6.5万人,日本为1.03万人。同时,全球范围内由于间皮瘤和肺部疾病死亡的人达16.6万人。间皮瘤是导致胸腔、肺部、胃部发生病变的癌症,石棉目前被认为是该病症的唯一诱因。总的来看,全世界每年有220万工人死于与工作相关的事故或疾病。“职业安全和健康对工作的尊严来说很重要,”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索马维亚说,“然而,每天平均还有5000或者更多的人因为职业病或意外事故失去生命。好的工作必须是安全的工作。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职业病-汞中毒
【概述】
汞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常温中即有蒸发。汞中毒(mercurypoisoning)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接触汞机会较多的有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和银提取,汞整流器,以及真空泵、照明灯、仪表、温度计、补牙汞合金、雷汞、颜料、制药、核反应堆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等的生产工人。有机汞化合物以往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但毒性大,我国已不再生产和使用。
【诊断】
急性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明显增高)而确立。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应强调接触史,临床有精神-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并需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尿汞和血汞等测定值增高对诊断有辅助意义。驱汞试验可用二巯丙磺钠0.25g,肌肉注射;或二巯丁二钠0.5g,静脉注射;如尿汞排出量明显增高,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治疗措施】
口服汞化合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应立即洗胃。也可先口服生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导泻用50%硫酸镁。在洗胃过程中要警惕腐蚀消化道的穿孔可能性。常用汞的解毒剂有以下几种:
一、二巯丙磺钠
其巯基可与汞离子结合成巯-汞复合物,随尿排出,使组织中被汞离子抑制的酶得到复能。急性中毒时的首次剂量为5%溶液2~3ml,肌肉注射;以后每4~6小时一次,每次1~2.5ml。1~2天后,每日一次,每次2.5ml。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必要时可在一月后再行驱汞。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等,偶而出现腹痛或低血钾,少数患者出现皮疹,个别发生全身过敏性反应或剥脱性皮炎。
二、二巯丙醇
其药理作用与二巯丙磺钠相似。首次剂量为2.5~3.0mg/kg体重,每4~6小时,深部肌肉注射一次,共1~2天。第3天按病情改为每6~12小时一次;以后每日1~2次。共用药10~14天。常见副作用有头痛、恶心、咽喉烧灼感、流泪、鼻塞、出汗、腹痛、肌肉痉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皮疹和肾功能损害等。小儿易发生过敏反应和发热。
三、乙酰消旋青霉胺(N-Acetyl-D、L-penicil-lamine)
其对肾脏的毒性较青霉胺小,每日剂量1g,分4次口服。副作用有乏力、头晕、恶心、腹泻、尿道排尿灼痛。少数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过敏反应和粒细胞减少。青霉胺用法"铅中毒"。
在急性中毒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纠正休克。出现有肾功能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避免应用驱汞药物,并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此时可同时应用驱汞药物,以减少汞对人体的毒性。
慢性汞中毒的驱汞治疗5%二巯丙磺钠2.5~5.0ml,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停药4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2~3疗程。此外,二巯丁二钠和青霉胺亦为常用驱汞药物。硫胺-8-6-乙酰双氢硫辛酸甲酯硫化物,每日口服400mg,可使尿汞排泄量增加2~6倍。间-二巯基琥珀酸0.5g,每日3次,连服5天,可使尿汞排泄比治疗前增加8倍。
金属汞长期粘附在物体表面,在常温下持续蒸发。因此汞作业车间的墙壁、地面和操作台的表面应光滑无裂隙,便于清扫除毒。车间温度不宜超过15~16℃。车间空气中汞最高容许浓度订为0.001mg/m3。)
【发病机理】
汞蒸气较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的细胞膜,与血液中的脂质结合,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在红细胞和其它组织中被氧化成Hg2+,并与蛋白质结合而蓄积,很难再被释放。金属汞在胃肠道几乎不吸收,仅约摄食量的万分之一,汞盐在消化道的吸收量约10%。汞主要由尿和粪中排出,唾液、乳汁、汗液亦有少量排泄,肺部呼出甚微。体内汞元素半寿期为60天,汞盐约40天,在初4天内排泄量较多。
汞离子易与巯基结合,使与巯基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失去活性。汞还与氨基、羧基、磷酰基结合而影响功能基团的活性。由于这些酶和功能基团的活性受影响,阻碍了细胞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近年来,发现汞对肾脏损害,以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主。汞还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发生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一、急性汞中毒
主要由口服升汞等汞化合物引起。患者在服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引起急性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患者诉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继有腹泻。呕吐物和粪便常有血性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患者常可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在3~4天后(严重的可在24小时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可有肝脏损害。
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可引起发热、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出现呼吸衰竭,亦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皮肤接触汞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具有变态反应性质。皮疹为红斑丘疹,可融合成片或形成水疱,愈后遗有色素沉着。
二、慢性汞中毒
常为职业性吸入汞蒸气所致,少数患者亦可由于应用汞制剂引起。精神-神经症状可先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随后有情绪激动或抑郁、焦虑和胆怯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脸红、多汗、皮肤划痕征等。肌肉震颤先见于手指、眼睑和舌,以后累及手臂、下肢和头部,甚至全身;在被人注意和激动时更为明显。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齿龈肿胀和出血,牙齿松动和脱落。口腔卫生欠佳者齿龈可见蓝黑色的硫化汞细小颗粒排列成行的汞线,是汞吸收的一种标记。肾脏方面,初为亚临床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出现低分子蛋白尿等,亦可出现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肾脏损害在脱离汞接触后可望恢复。慢性中毒患者尚可有体重减轻、性功能减退,妇女月经失调或流产以及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眼晶体前房的棕色光反射,认为是汞沉着引起的“汞晶状体炎”,在中毒症状消失或脱离汞接触后,这种棕色光反射仍可持久存在,是一种汞吸收的另一标记。
【辅助检查】
尿汞和血尿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汞的吸收量,但常与汞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尿汞正常值因地区而异,国内尿汞正常上限值双硫腙热硝化法一般不超过0.25μmol/L(0.05mg/L)或原子能吸收法不超过0.1μmol/L(0.02mg/L)。血汞正常上限值为1.5μmol/L(0.03mg/dl)。
慢性汞中毒患者可有脑电图波幅和节律电活动改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中a2球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增高,以及血中溶酶体酶、红细胞胆碱酯酶和血清巯基等降低。
让更多矿工远离矽肺
新闻背景
最近,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启动了一项为广大煤矿工人造福的系统工程——中国煤矿尘肺病康复工程,面向国内外广泛募集资金,以让更多的煤矿尘肺病人及时得到免费治疗。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尘肺患者58万余,其中煤矿尘肺患者占总数的46%,约21万。据专家测算,全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间接损失则难以计数。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尘肺始终是困扰一线工人的高发职业病。就此,记者专门到煤矿主产区鸡西市,请鸡西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红详细介绍了尘肺,特别是矽肺的危害、临床表现、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矽肺危害矿山工人
林主任介绍,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结节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疾病。矿山尘肺病是危害产业工人,尤其是煤矿工人最常见、病程进展最快、病情最为严重的职业病。早在6年前,有关部门就曾公布了我国12种尘肺名单,其中有矽肺、石棉肺、铝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铸工尘肺及电焊工尘肺等。其中矽肺高居榜首,约占尘肺的48.3%。
林红解释说,矽肺作为尘肺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在肺内形成矽结节、纤维组织增生和气肿等改变的一种疾病。硅元素过去被人们称之为矽,矽尘、矽肺、煤矽肺也一直因此成为习惯用语。常见的矽尘作业环境,如使用风钻凿岩或爆破、选矿,或是矿石破碎、研磨、筛选;特别在煤炭开采时,矿层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有时可高达40%。矿工所接触的粉尘,大多为煤矽混合尘。
矽肺损害通气换气功能
矽肺的发生,与吸入矽尘颗粒的大小、空气中矽尘的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呼吸道防御功能的个体差异等有关。林红指出,矽肺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气短、胸闷、胸痛、咳嗽等,少数患者咯血痰。胸闷、气急的程度与病变范围和病变性质有关,这是由于肺组织的广泛纤维化,使肺泡被大量破坏,支气管变形、狭窄、痉挛,以及胸膜增厚和粘连,损害了通气和换气功能。
矽肺病人主要死于并发症
矽肺病人的主要并发症、继发症有:肺结核、肺癌、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和自发性气胸等。其中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肺结核,患者一旦并发肺结核,就好比雪上加霜,既加速矽肺恶化,同时也会使肺结核迅速发展,且抗痨药物不易奏效。在矽肺的直接死因中,肺结核占45%。严重的融合团块性矽肺,还能引起右心衰竭,最终可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远离矽肺预防最重要
目前尚未有消除矽肺病变的办法,关键在于预防。临床中应用的药物克矽平、汉防己甲素、磷酸喹哌、柠檬酸铝等,还不能使矽肺完全逆转,只能早期阻止或抑制病情的进展,使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主任呼吁,职业病防治关系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同时,要采取综合的防尘措施,严格控制空气中的矽尘浓度,讲究湿性作业、密闭尘源、通风等,加强个人防护,遵守防尘操作规程,方为治本之策。
此外,矽肺病人一经确诊,应立即脱离接尘环境,并做劳动能力鉴定,安排适当的工作或休息。患者还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戒烟、戒酒、增加营养,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谢谢你与大家一起学习你的知识!
[ 本帖最后由 我本善良 于 2006-9-6 22: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