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运方策略——王绵之 【中医临床经验版】

五、根据方药用量探究方义

王老主张根据方药用量的比例探究其组方意义。如凉膈散方“连翘用量为硝、黄、甘草的一倍,栀子、芩、薄的四倍,且‘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蜜少许’煎服,可知其用硝、黄不在泻除燥实之大便,而是仿《伤寒论·太阳篇上》中用调胃承气汤‘少少温服之’,除中焦燥热,微和胃气之意。”故王老认为凉膈散为清热之剂,并非泻下之方。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痛泻要方治土虚木乘,脾受肝侮之痛泻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王老指出:“方中白术用量最大,陈皮仅为白术量的一半,防风亦与白芍同量。方后还注明‘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更说明痛泻要方的重点在健脾。脾健则肝气舒,清气升,痛泻止。”

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皆用治胃虚气逆之证。然“前方中质轻性温之旋覆花量三倍于质重性寒之代赭石,后方中竹茹量颇大,而姜、枣,甘草之量也大,可知其本质是胃气虚寒。若不明此意,徒知用代赭石重镇降逆,或用大寒清热,即侥幸见功,必贻后患。”

王老剖析清燥救肺汤方药用量的特点,真可谓心细如发。“一、体轻而清透肺热之桑叶用量最大;二、体重而大寒之石膏用量反小;三、大补元气之人参用量极小,滋阴润燥之品量亦不大;四、方中不仅无一味芳香行气之品,即苦辛之量亦极少。”“原方石膏用煅,也是恐大寒伤胃,而小量人参,正是保胃气之意。”学者倘能明白此理,治燥热伤肺便可得其大要了五、根据方药用量探究方义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王老主张根据方药用量的比例探究其组方意义。如凉膈散方“连翘用量为硝、黄、甘草的一倍,栀子、芩、薄的四倍,且‘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蜜少许’煎服,可知其用硝、黄不在泻除燥实之大便,而是仿《伤寒论·太阳篇上》中用调胃承气汤‘少少温服之’,除中焦燥热,微和胃气之意。”故王老认为凉膈散为清热之剂,并非泻下之方。

痛泻要方治土虚木乘,脾受肝侮之痛泻。王老指出:“方中白术用量最大,陈皮仅为白术量的一半,防风亦与白芍同量。方后还注明‘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更说明痛泻要方的重点在健脾。脾健则肝气舒,清气升,痛泻止。”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皆用治胃虚气逆之证。然“前方中质轻性温之旋覆花量三倍于质重性寒之代赭石,后方中竹茹量颇大,而姜、枣,甘草之量也大,可知其本质是胃气虚寒。若不明此意,徒知用代赭石重镇降逆,或用大寒清热,即侥幸见功,必贻后患。”

王老剖析清燥救肺汤方药用量的特点,真可谓心细如发。“一、体轻而清透肺热之桑叶用量最大;二、体重而大寒之石膏用量反小;三、大补元气之人参用量极小,滋阴润燥之品量亦不大;四、方中不仅无一味芳香行气之品,即苦辛之量亦极少。”“原方石膏用煅,也是恐大寒伤胃,而小量人参,正是保胃气之意。”学者倘能明白此理,治燥热伤肺便可得其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