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肾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医学讨论版】

【概述】
  肾脏肿瘤在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据国内外统计占全身肿瘤的0.4%~3%。肾脏肿瘤多数为恶性肿瘤,其中以肾癌最为常见,约占肾脏肿瘤的80%左右。多发生于肾实质,少数发生于肾盂,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以40~60岁人多发,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由于泌尿系统肿瘤的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预后不良。
  中医文献中也有不少类似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的记载,多见于尿血、腰痛、症积。如《素问》“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少阴涩则病积溲血。”《金匮要略》曰:“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诸病源候论》指出:“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则小便气秘,气秘则小便难,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医学入门》曰:“溺血乃心移热于小肠。”其所述症状同肾癌十分相似。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病因】
  肾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可能有很多因素可引起肾癌的发生。遗传因素可能是其中之一,同时吸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亦有些报道某些工业物质、黄曲霉素、激素、放射线、造影剂等可能导致肾癌。肾结石合并肾癌的患者,可能与局部的慢性刺激有关。局部损伤尚未证实是肾癌的病因,中毒因素和地理条件亦无重要意义。
【病机】
  以尿血、腰痛为主证的肾脏肿瘤、输尿管肿瘤的证候有实证、虚证两类。实证为心火下移小肠,或湿热下注膀胱,外伤气滞血瘀所致;而无痛性血尿则被认为是内虚致病,如肾气不足,不能摄血,或气血双亏,血无所统。肾者水脏,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水湿不行,瘀积成毒,久而成块,乃至肾癌。其病机总结为:
  1、脾肾阳虚   脾肾虚寒,阴阳不相为守,营血虚散,不循经道,脾虚不运,湿浊内生,痰湿壅塞下焦,久而成块。
  2、肾阴虚弱  素禀肾虚,或年老肾精亏损、阴虚火旺,肾阴虚弱,相火妄动,肾与膀胱为热熏灼,损伤脉络,血从外溢,发生尿血,血不循道,而成死血坏血。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3、毒热蕴结   湿热之邪,或从外入或从内生,湿热阻滞经脉,络脉受损,湿热蕴结成块,久结成瘤,瘤侵腰部而发病。
  4、气滞血瘀   外伤、跌仆损伤脉络筋骨,伤及肾脏,血络损伤,血瘀气滞,痰凝互结成瘤。
  5、心火亢盛   烦劳太过,阳气乃张。耗伤心阴,致使心火亢盛,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热于小肠,影响下焦,热伤血络而出现尿血,血瘀成块。
  6、寒湿外侵   久住寒湿之地,或劳累汗出之后,感受寒邪,侵入经脉,致使经脉阻滞,气血不畅,滞而成瘤。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临床表现】
  1、血尿是肾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血尿多呈无痛性,反复间歇出现。
  2、肿块,约1/3的病人可在上腹部或腰部可触及肿块。
  3、疼痛,由于肿瘤增大后肾包膜紧张,张力增大,压迫神经和内部器官,或侵犯周围组织而出现腰痛,表现为持续性纯痛。
  4、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消瘦贫血,肝脾肿大,如果肿瘤侵犯尿道上皮可出现发热、红细胞增多,高血钙等。
【播散与转移】
  肾癌的转移差异很大,有的肿瘤很大而无转移,有的肿瘤体积很小,却已有远处转移。其播散转移的方式有三种。
  1、直接播散 直接播散可以向外穿过肾脏被膜到肾周围组织或侵入肾静脉沿及下腔静脉。如侵犯肾盂,临床上可发生尿血,同时肾癌还可侵及结肠、胰腺、肾上腺、腹膜、肝脏、脾脏等周围组织。
  2、淋巴转移 肾癌约有15%~30%通过淋巴途径转移。左侧转移到肾蒂、主动脉前和左侧淋巴结,右侧累及肾门附近、下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和下腔动脉间淋巴结,向上可转移到颈部引起颈淋巴结肿大等。
  3、血行转移 癌瘤侵犯肾静脉,而导致静脉内形成癌栓,可向远处转移到肺、肝、骨骼等处。同时癌栓可由肾静脉逆行延伸到精索内静脉(蔓状丛),或卵巢及阴道内静脉而引起精索、附睾、子宫阔韧带、阴道、阴唇等处转移。癌细胞转移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
【治疗原则】
  肾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肾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效果优于单纯肾切除手术,若加以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存活率更高。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效果不理想,亦不肯定,但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应用得当时亦有较好效果。正因为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所以中医药治疗肾癌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一、中医药治疗
  肾癌大多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如肾虚、脾虚、阴阳两虚;标实多由湿热毒邪、痰浊瘀血为患。
  (一) 中药透皮治疗
 博生癌宁透皮治疗贴贴敷肾区及肚脐(神阙穴)、关元穴、双侧肾俞穴等相关治疗部位和穴位。因为关元穴为中医精气聚集之处,神阙穴为血脉所汇,贴敷此处能通达精气,荡涤毒邪,磁力线通过穴位的生物放大器作用和博生癌宁DB抗肿瘤双效活性因子交相震荡,在病灶形成高效治疗区,可有效地杀灭癌细胞,控制肿瘤的发展,抗癌镇痛,消肿化瘤,增补元气,有效地治疗肾癌引起的出血、疼痛等多种症状,并通过中医药的整体协同调节,防止癌细胞在血液、淋巴中复发、转移和扩散。对于肾癌尿血频繁、肾虚乏力者,可配合使用“百福生胶囊”或配服中草药大小蓟各60克煎水内服,以增强加综合治疗效果。
  (二) 辨证分型治疗
  1、脾肾两虚型
  证候:腰痛腹胀,尿血或腰腹部肿块,纳差,恶心,呕吐,身体消瘦,虚弱贫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弱。
  治法: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方药:四物汤合右归饮加减。白术、党参、黄芪、杜仲、补骨脂、当归、陈皮、棕榈炭、赤芍、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黄精、山萸肉。
  白术、党参、黄芪、杜仲、补骨脂各10g,当归、陈皮、棕榈炭、赤芍各12g,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黄精15g,山萸肉15g。
  2、肾阴虚弱型
  证候:小便短赤带血,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腰痛腹部肿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山药、丹皮、泽泻、旱莲草、生地、大蓟、小蓟、生侧柏叶、黄柏、山萸肉、血余炭、藕节。
知母、山药、丹皮、泽泻、旱莲草各10g,生地、大蓟、小蓟、生侧柏叶各30g,黄柏、山萸肉各5g,血余炭、藕节各15g。
  3、湿热蕴肾型
  证候:腰痛,坠胀不适,尿血,低烧,身体沉困,饮食不佳,腰腹部肿块,舌苔白腻中黄,舌体胖,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大黄、栀子、白术、滑石、萹蓄、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车前子、赤芍、灯心草、黄柏、龙胆草。
  木通、大黄、栀子、白术各10g,滑石、萹蓄、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车前子、赤芍各15g,灯心草5g。热盛者加黄柏、龙胆草10g。
  4、瘀血内阻型
  证候:面色晦黯,血尿频发,腰部钝痛,腰腹部肿物日渐增大,肾区憋胀不适,口干舌燥,舌质紫黯或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或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元胡、香附、枳壳、丹参、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赤芍、川贝母、夏枯草、三七粉、大蓟、小蓟。
  桃仁、红花、元胡、香附、枳壳各10g,丹参、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赤芍、川贝母、夏枯草各15g。腰痛尿血加三七粉3g(冲服),大小蓟各15g。
  5、心火亢盛型
  证候:小便热赤带血鲜红,排尿时或有轻的热灼之感,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夜寐不宁,腰痛肿,舌尖红,脉洪大数而有力。
  治法:清心泄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导赤散加减。小蓟、生地、滑石、淡竹叶、藤黄、山栀子、甘草、木通、藕节、生大黄。
  小蓟饮子、导赤散加减。小蓟、生地、滑石各30g,淡竹叶、藤黄、山栀子各10g,甘草5g,木通5g,藕节15g,生大黄5g(后下)。
反复发作者,去滑石、木通等通利之品,加服二至丸;若肝失疏泄,肝火盛而尿血者,用加味逍遥散;如气滞血瘀,尿血有血块者,加用桃仁、丹参。
  6、癌毒走窜,气血两虚型
  证候:病到晚期,远处转移,疲乏无力,自汗盗汗,面色无华,血尿时作,腰痛腹胀,贫血消瘦,行动气促,有时咳嗽伴有低热,口干而不喜饮,舌质红或深红,黯紫有瘀斑,脉细弱或大而数。
  治法:双补气血,扶正抑癌。
  方药:八珍汤加减。生黄芪、太子参、女贞子、天冬、麦冬、黄精、茯苓、白术、甘草、生熟地、枸杞子、金银花、绞股蓝、白芍。
生黄芪25g,太子参15g,女贞子、天冬、麦冬、黄精、茯苓、白术各15g,甘草5g,生熟地、枸杞子、金银花各10g,绞股蓝15g,白芍5g。
  7、癌邪被攻,余毒未清型
  证候:手术、放疗、化疗后,腰膝酸软,体弱无力,精神不振,偶有低热或有血尿。面色苍白,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软无力或细数。
  治法:益肾健脾,扶正祛邪。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半枝莲、熟地、太子参、白术、茯苓、麦冬、猪苓、甘草、枸杞子、海金沙、黄芪、仙鹤草。不寐者加远志、合欢花。
  党参、半枝莲、熟地、太子参各15g,白术、茯苓、麦冬、猪苓各15g,甘草5g,枸杞子、海金沙各10g,黄芪、仙鹤草各20g。不寐者加远志、合欢花各15g。
  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早期肾癌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期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康复患者应定期复查,每1~3月复查一次,情况良好者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并坚持综合治疗。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但各种免疫治疗都处在试验阶段,虽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四、激素治疗:肾癌对激素有明显的依赖性,对晚期肾癌患者能减轻症状及延长生命,甚至可使少数肿瘤消退,有效率为15%。临床应用中以安宫黄体酮为首选,其他可应用丙酸睾丸酮、羟基孕酮、泼尼松龙等。
  五、化学治疗:肾癌的化疗效果较差,目前仅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则有协同作用。如5-FU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肾癌。具体方案是:5-FU 0.75/m2,静脉滴注,第1~5天;干扰素α 200万IU/m2,肌内注射,第1~5天。28天重复,共用3周期。
【饮食调养】
  1、手术前饮食 肾癌一经发现,多属晚期,术前应进容易消化、吸收、富有营养的食品、蔬菜、瘦肉、鸡蛋等,以维持人体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2、手术后饮食 肾癌手术后,因损伤正气,肾气大伤,伤气耗血,气血两伤,宜补气养血。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土豆泥、青豆泥、菠菜泥、鱼羹等,也可用枸杞子炒肉食用。
  3、放疗时饮食 放疗期间,肾阴亏损,宜滋肾阴养血生津之品,选用鲜水果,鲜蔬菜,如菠菜、苹果、山梨、龙眼肉、核桃仁、枸杞子、银耳汤等。
  4、化疗时饮食 化疗时患者因气血两伤,加之药物副作用,而阴液耗伤,气伤血耗,更应进食滋阴补气食物,如鱼羹、龟肉汤、甲鱼汤、香菇汤、银耳汤、燕窝、苹果汁、银杏、肉片汤、鸡汤等,均可选择食用。有呕吐者,可用生姜汤。
  5、晚期肿瘤饮食 肿瘤晚期气血均伤,阴阳失调,宜调整阴阳,益气养血。可酌情食用以上食品外,可选用胡桃人参汤、银耳汤、果仁膏等。禁食虾、蟹等发物食品。
【中药汤剂肾气保元丹】
  处方组成:生熟地各30g 女贞子20g 黄精30g 黄芪30g 紫丹参30g 仙灵脾30g 桑寄生20g 狗脊20g 白花蛇舌草30g 白英30g 白屈菜20g 车前子30g 乌药12g  
  功用:补肾保元,解毒化浊。
  主治:晚期肾癌或肾癌术后复发、体质虚弱、全身乏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