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血液还是自己的好 【检验医学讨论版】

刘先生患胆囊结石已经多年了,经常发作的腹部疼痛让他的生活过得无滋无味。最近,他终于下定决心上医院动手术,可是术中可能需要的输血又让他担心不已:我会因为输血感染上什么病吗?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现在因输血而染上疾病的事在临床上确实是屡见不鲜。虽说按国家规定在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进行多项体格检查,像艾滋病、乙肝等人们熟悉的疾病一般不会通过正规的输血途径感染给患者,但是,对于很多目前尚未发现的疾病、人们不太清楚的疾病,会不会通过输血渠道感染给患者,这就谁也不敢保证了。此外,如果献血者得的疾病还处于“窗口期”,那将给接受血液的患者带来很大的危险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窗口期”就是感染疾病的早期,这个时候在供血者的血液中往往还查不出疾病感染的痕迹。


  输血除了可能感染疾病以外,患者还有可能产生排异反应,甚至出现溶血、过敏、免疫抑制等医生很难对付的并发症。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输自己的血。自体输血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手术前先采出一部分自己的血液,放在血库存着,到手术时再回输给自己。但是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可以事先安排的手术。上面提到的刘先生想做胆囊结石手术,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如果是急诊手术,就只能采用另一种方法了,那就是“自体血液回收”。


  自体血液回收就是在手术的过程中,把渗漏到腹腔、胸腔的自体血液,经过血液回收机采集、过滤、分离、洗涤、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自己。这种方法能减少很多输血并发症,而且对突然发生的大出血患者,如大动脉破裂、肝脾破裂、宫外孕、车祸等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很多大出血病人需要大量输血,有时输血量甚至超过自身血液的几倍,这时医院血库的血液可能就不够用。还有一些特殊血型的患者,很难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有的宗教信仰禁止教徒输入别人的血,这时自体血就是“救命血”了。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早期的血液回收方法采用的是滤过式,这种技术简单、便宜,但是并发症多。如今采取的大多是血细胞分离式自体回输,回收血经过过滤、清洁、离心等加工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


  目前,世界输血技术发展的方向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回收的血液,已经占临床用血的80%,大量手术患者使用自己的血液后恢复了健康。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部分医院也已得到开展。在医学科学发展的今天,有朝一日,我们终能依靠自己的血液来防止各种输血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