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活动来自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起源于日本,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现场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各病区专科器械比较多,除ICU病房抢救设备固定外,其余设备均集中管理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应用“5S”活动思维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推行“5S”活动前的准备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1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反复学习仪器设备管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各种仪器的性能、正确使用及清洁保养方法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使每位职工都懂得如何保养、如何管理,为下一步的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意识。
1.2制定管理细则。建立《仪器保养登记本》,定人、定时检查管理质量,如制定《婴儿暖箱使用与保养规范要求》、《光疗箱使用与保养规范要求》、《呼吸机使用与保养规范要求》等。专人负责仪器室的管理,并做好记录及签名。
1.3制定考核制度。制定《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职责》、《仪器设备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对每一件仪器的每个环节的“5S”活动制定出相应的质量考核细则及分值,5S总分100分,每个S项目占20分。如暖箱一处不清洁扣5分值、未检查出性能问题一次扣10分值。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2.具体做法
2.1整理:每半年对所有专科用物进行一次大“点兵”,根据使用频率分为ABCD四类。A类为使用频率最高者,应放在取放最方便、最省力、最醒目的位置,如婴儿暖箱笨拙,推拉不方便,使用频率最高,应放在容易推拉,不被其它物品阻碍的位置;B类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置于次优位置;C类为使用频率较低的,置于最里面储存备用;D类为不再使用的,应上交设备科统一处理。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2.2整顿:对仪器室空间进行规划,根据器械的使用频率和性能特点为每一件物品进行定位、定距、定方向,摆放整齐,目视化强,使检查者过目知数,使用者一目了然。
2.3清扫:要求每人、每班次使用的物品必须及时清扫、清洁、保养,归原位放置,做好使用登记。每周六由专人负责彻底清扫仪器室墙壁、地面及门窗玻璃、仪器本身,并将关节处涂润滑油、检查电源、插座、仪器性能、接管有无松动及老化等,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对需要定期消毒的部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安装备用,确保使用性能良好。
2.4清洁:是对前三项工作的坚持与深入,以确保前三项工作质量到位。由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或护士长随机检查上述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情况,将检查结果作为评优和绩效奖励的依据。
2.5素养:教育职工养成按章办事的良好工作习惯,努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3.效果评价
对仪器设备定位放置,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心中有数/取用自如,不致因为寻找物件而耽误工作;对器械定向放置,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顺势、顺位推拉方便,连接有序,不致因为方向倒错而给工作增加忙乱;定物间距,可以避免物件相互碰撞、摩擦而受损,甚至造成性能故障,同时为取用提供有效的施力空间;定期对器械进行5S管理,为设备正常运转提供了性能保证,从而提高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4.体会
4.1带动护理团队整体氛围:推行“5S”活动可以创造“人人积极参与,事事符合规则”的良好氛围。因为“5S”活动各要素所提出的要求与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容易带动护理团队的整体氛围。
4.2体现效果,增强信心:“5S”活动的主要对象是“环境”,员工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工作,可以增强其对科室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只要认真履行活动细则,管理效果会立竿见影,通过现场管理效果来增强护理人员的信心,体现护理工作价值。
4.3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落实“5S”精神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5S”活动作为ISO9000体系的辅助方法,管理规范化、程序化、见效快,有利于
ISO9000质量的全面提高。“5S”
活动倡导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做每件事都要符合规则和要求,培养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按章办事习惯,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
5.小结
“5S”管理活动作为ISO9000体系的辅助方法,对ISO9000的实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科室器械管理中,能有效节约时间、人力及物力资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