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10月11日消息: 身患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重病慢性病,长期住院久治不愈,在本市各大医院中长期存在这样一批病人,而他们同样也面临着心理危机。昨天记者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获悉,本市首批专职为病人提供“精神冲浪”的心理护士2个月前已经持证上岗。
昨天上午,记者在胸科医院急诊看到,一位50多岁的晚期肿瘤病人因吐血而送来抢救,他一会儿痛斥自己的爱人“怎么来得这么晚”,一会儿不准护士在其病床旁加床,时而又愤怒地质问医生“为什么医院这么小”、“你们难道不知道加床是违反消防法的”。急诊护士和他沟通无效后立即向该院心理咨询工作室发出会诊通知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5分钟后,持证心理护士蔡敏华赶到现场。一番心理疏导后,病人平静了下来。“其实我觉得你挺坚强的,能够这样直面自己的病情,换了我还挺不下来呢”,蔡敏华最后的点睛之笔让沉默的病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过去碰到这样的病人,护士都会给他们一 个外号———“难弄”。在上海各大医院里通常护士交班时有个习惯,会对当天特别“难弄”的病人进行交接,遇到这种病人护士都会特别小心,尽可能减少交谈。而在经过专业学习后,蔡敏华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病人其实并非针对医院,是性格缺陷加上治疗压力导致的情绪过激反应,有人表现为用言语攻击别人,有人则采取自杀等更为过激的行为,“他们内心其实很渴望倾诉,需要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
蔡敏华是本市首批接受专业心理培训的四名心理护士之一。胸科医院院长冯运告诉记者,心理护理为病人提供“精神冲浪”和“心灵鸡汤”,因为如今医疗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社会医学转变,病人的需求也从简单的看好病、身体健康提升到身心健康、高品质生存的层面。重症和慢性病人尤其有精神关怀和心理支持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