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转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我曾遇到过许多解不开的学生问题。学生们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性格上也千差万别,反映到集体中来,有的学生热情奔放,有的学生沉默闭塞;有的学生遇事开朗,有的则顾虑重重;有的学生喜怒形于色,有的则将自己包在没有丝毫色彩的平静之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她来自四川,由于长期过着与父母分居的生活,养成了较为独立的个性。回到北京后,她一时不能适应家长多方面的约束,与父母常有冲突,加上她普通话不好,也难以和同学们沟通,低落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多方面的问题使她感到无所适从,她又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终于有一天,她服下了足以致她结束生命剂量的安眠药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她虽然被医生尽全力抢救过来,但是,这件事在她的一生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体会, 我认为,对独生子女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教育首先应该是人格教育,换言之,也就是"心育"。当时我曾经多次与来自四川的那个女生谈过话,约见过她的家长,并且还作了家访。但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与我的同事们对此感到了不小的困惑。近期,我参与了郑日昌先生组织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编写工作。此套书出版后,我又比较详细地通读了全书,感到这是一套既适合学生自学,又适合教师教学的好教材。它从多方位、多角度系统地编排了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单元型教程。它既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它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科书,它也不要求学生记忆概念、定理,只是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性格的锤炼。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节,围绕着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展开的"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这一活动的设计独具匠心。"发掘自我,轻松上阵"、"怯考怎么办??克服考试焦虑"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总而言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好教材。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能力,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认真读读郑日昌教授编写的这套教材,会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多方面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