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聊天护士”进社区 【护理相关讨论版】

上海市宝山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有40个“聊天护士”。他们的护理工作,因为陪老人“聊天”,而变得更加繁忙起来。

  记者不久前在该中心采访时,跟随永兴服务站的施敏护士,来到她负责“聊天”护理的老人家中。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王芝娥老人知道施敏护士今天要来看她,早早就等在门口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这位王阿婆和老伴身体都不好,她有高血压,老伴患了心脏病。两位老人退休后,靠养老金生活。他们的孩子全都下岗在家,家庭生活非常紧张,一家5口人至今依然住在带有小阁楼的小屋里。

  王阿婆告诉我们,孩子下岗后,她的心情一直很压抑,总是为小辈担心。前些时间,她去大医院看病,一次就花掉了700元,一想到家中孩子下岗,自己又花了那么多钱,一下受了刺激,心里很着急,血压没降,又升上去了,心情一直不好,经常难过得要独自在家中哭一场。

  王阿婆说,看到她身体不好,老伴也急病了。她去年5月份生病,老伴7月份生病。他们两个人到永兴站输液时,施敏等得知他们的情况后,就经常到他们家中来开导他们。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王阿婆说,施敏来了之后,对他们说,如果心里难过,不要憋在心里,尽量把难过的事情说出来。在施敏的开导下,老人慢慢改变了把心事埋在心里,独自痛苦的处世方式。她说现在有啥事她都愿意告诉施敏。老人的心情开朗了许多,她说:“每个星期的这个时候,我就盼着小姑娘来。”

  记者看到,施敏在“聊天”时,一般和老人聊家常,一边问老人,家里还有没有药了,这几天有没有坚持午睡,做饭有没有少放盐。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施敏说,老人有高血压,她规定阿婆每天必须要午睡。“聊天护士”的主要工作是一边陪老人谈家常,一边进行健康教育和慢病防治指导。

  据该中心主任陈继根介绍,近几年,社区中心改变了以前的运行模式,从以接受住院患者为主,改为以老年护理为主。他们曾对社区120位老年患者进行过调查,82%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疾病,有92%的老人希望能有人陪自己聊天。根据这一结果,中心先是在一个病区推出“聊天护士”,后又推广到所有病区直至现在的上门服务。“聊天护士”人数也从最初的8人,扩大到40人。

  如今,该中心已将“聊天护士”工作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确保课题能成功,中心还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社区卫生研究的鲍勇教授进行系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