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肾与肺
肾与肺之间在水液代谢和完成整个呼吸运动方面,关系甚为密切。 肺通调水道,肾调节水液,两脏对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重要作用。当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或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时,均可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 并互相影响,从而出现咳逆喘息不得卧、水肿、尿少等证候。 在呼吸运动方面,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配合,才能保持正常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若肾的精气不足,或肺病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机的协调和血的运行两方面。肝气的正常疏泄,不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更能调畅气机,推动脾胃的升降之机,协助消化;而脾气强盛,气血生化有源,又使肝血充盈而肝气舒畅条达。同时,肝藏血,脾统血,以维持血的正常运行。若肝失疏泄,常妨碍脾的运化,从而引起脾不调的病理表现; 脾虚化源不充,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肝失血养,可出现肝脾两虚之证。此外,脾失健运,湿热郁蒸,影响肝的疏泄之机,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9、脾与肾 脾与肾之间,是先后天的重要关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故为“后天之本”,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需要肾阳的温煦维系; 而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肾脏精气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脾肾之间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上两者也常互相相影响,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多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bj
10、肝与肾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肝与肾之间体现了“肝肾同源”的密切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 ,肝的阴血要依靠肾精的滋养,肝的功能始能维持正常;肾经也不断得到肝肾之间关系很是密切。在病理上,肾阴亏虚可导致肝阴不足,而引起肝阳上亢;反之,肝火炽盛或肝阳化火,可下动肾阴,形成肾阴不足。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相反相成主要表现在女子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