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病之一,是阴道炎的一种,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容易感染,不易根治。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毛滴虫的外形像只梨,在虫体的前端伸出4根鞭毛,另有1根在虫体的后部伸出,滴虫借助鞭毛摆动前进,或以波动膜波动作螺旋式运动,活着的虫体光润、透明,像一滴水珠,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滴虫。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毛滴虫属厌氧寄生虫,因此能寄生在比较缺氧的阴道内,它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相当强,在干燥的条件下,能存活20个小时,甚至在摄氏零下10度,也能存活7个小时,常温情况下,滴虫在精液中能存活6小时,在尿液中能存活24小时,另外,在浴盆、浴池、浴巾、洗脚盆、擦脚布、坐式马桶上,以及普通肥皂水中,均能生存1~2个小时,因此,即使在人体以外,滴虫病照样可以传播,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月经期间及卵巢功能减退时,阴道内酸度降低,从而使毛滴虫易于“安营扎寨”和“生儿育女”,毛滴虫不仅寄居于阴道和阴道的黏膜皱褶内,还能寄居于尿道下端或隐藏在尿道旁腺中,甚至向上侵入膀胱和肾盂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因此,不易彻底消灭它们。
滴虫性阴道炎有两种传染途径:一是由性交直接传染,有性关系的双方常同时感染;二是通过公共浴池、生活用具间接传染。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滴虫性阴道炎特有的症状是黄绿色、泡沫样、腥臭味的白带与令人尴尬的外阴瘙痒,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呈脓状、臭味白带,瘙痒部位主要在阴道口及外阴,灼痛、性交痛也较常见,有时患者的白带不典型,则应取白带作毛滴虫检查,临床上常用悬滴法,置一滴温热生理盐水于玻璃片上,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混于盐水中,立即在显微镜下检查,检出率及可靠性都很高。近年已制备成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查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检出率和准确性均有提高,有的女性阴道内虽有滴虫,但无任何症状,往往在作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此类病人叫无症状带虫者,这种带虫者,既是传染源,又可在条件适宜时发病。
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积极治疗病人及带虫者,对女工和集体生活的女学生定期普查,改善工厂、学校的公共卫生设施。
2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浴室、游泳池内的用具要经常消毒,患者所用的毛巾、浴盆不能与他人合用,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并进行消毒,以防再次感染。
3患病期间,每天用05%醋酸或1%乳酸冲洗阴道,每晚睡前用甲硝唑泡腾片1片塞入阴道后穹窿,7~10次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也可采用双唑泰栓(含灭滴灵200毫克,醋酸洗必泰8毫克,克霉唑160毫克)1个,每晚塞入阴道后穹窿,7次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总有效率可达9674%,局部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症状,但不能彻底杀灭虫体,停药后容易复发。
4外阴瘙痒难忍时,切勿搔抓,以免造成感染,可采用中草药治疗,苦参、蛇床子、茯苓各30克,黄柏、白鲜皮各15克,煎汤去渣,待温度适宜后熏洗、坐浴,每天一次,7次为1个疗程。
5全身用药,首选灭滴灵,该药是高效杀滴虫剂,不仅可以杀死阴道内的滴虫,还可以杀死寄居在女性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宫颈、膀胱、肾盂等处的滴虫;服药后吸收好,毒性小。每次口服200毫克,每日3次,连服7~10天为一疗程。口服灭滴灵后,有的病人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极少数人可出现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用药。由于灭滴灵有潜在致突变性,妊娠前3个月的孕妇不宜服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6治疗过程中,应停止性生活,对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其丈夫应到医院检查,如果也患有滴虫病,需同时进行治疗。
7经过治疗后,阴道滴虫检查为阴性时,应于下次月经后继续治疗一个疗程,并连续3次月经后随诊检查均为阴性,才能算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