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胞苷二钠是一种营养活化脑细胞的新药。我院于2004年6月~2006年2月应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脑血管性痴呆5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治疗对象均为住院病人,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其中男28例,女30例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年龄46~85岁,平均(65±6)岁。病史1个月~2年。将入选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扩张脑血管、活血化瘀药物以改善脑供血和胞二磷胆碱营养脑神经治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磷酸胞苷二钠(又名佳元: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出品)8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同时接受抗血小板凝聚,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础疾病的治疗,但不使用其他活化神经细胞药物。
每个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用以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做统计学处理。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3 疗效判断 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疗效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值的减少比例进行判定。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89%;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5%或略有增加。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见表1。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统计学处理 经四格表χ2检验,χ2>3.84,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脑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组织缺氧导致脑功能减退,从而发生进行性痴呆。血流变学异常和脑细胞代谢异常也是引起和加速痴呆的重要因素。三磷酸胞苷二钠是核苷酸类药物,参与神经细胞内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是脑磷脂合成与核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和能量来源。神经细胞卵磷脂和脑磷脂的合成依赖细胞的三磷酸胞苷二钠浓度。三磷酸胞苷二钠通过影响磷脂的合成调节神经细胞生物膜性结构的合成和改建,支持神经细胞活性,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长,提高细胞抗损伤能力[3]。本研究表明三磷酸胞苷二钠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意识状态、言语功能等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这可能与三磷酸胞苷二钠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保护细胞膜结构和血脑屏障,有效地为神经细胞提供需要的能量有关[4]。本研究中未发现三磷酸胞苷二钠有明显毒副作用。该药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新药,价格适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协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神经协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 杨渤彦.三磷酸胞苷二钠防治草酸铂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实用肿瘤杂志,2004,19(4).
4 朱军.三磷酸胞苷二钠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2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