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小知识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2003.09.01 民生報
電腦族保健操 遠離頸肩痠痛
◎劉郁青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發明敦煌經絡養生操的舞蹈家諶瓊華,特別為電腦族設計了一套保健運動配方,針對身體痠痛、受損的部位,利用短短的數分鐘做局部的調理、修護和保健;在操作電腦過程中,每半小時或感覺不舒服時,隨時可做,藉以舒緩、調節因不正確姿勢所引起的身心不適。
以下針對電腦保健操的頸部動作進行介紹,使用電腦後常感到頸、肩不適者,可照這個方式運動,可舒緩頭頸痠痛,但患有骨刺的病患不宜。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1.前俯後仰預備姿勢:正面坐直,勿靠椅背,雙手自然放於腿上。
動作:先將頭頸緩慢後仰,鬆弛頸部肌肉(緩慢吸氣),以頭部重量按壓後頸穴位(停留數秒),再將頭向前俯(吐氣)
,放鬆垂於胸前(停留數秒)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反覆做6-8次。
功效:消除後頸痠痛,預防頸椎症。
2.左右扳頭預備姿勢:正面坐直,用右手扳住頭部左側。
動作:用右手將頸部扳向右側(吐氣)至頸筋拉緊為止。(停留數秒),回正面(吸氣),再向左側做相同動作。以上左
右共做4次。
功效:放鬆頸部筋骨,可消除頸部兩側痠痛。
3.轉頭後視預備姿勢:正面向前,雙手輕放於大腿上。
動作:身體不動,轉頭向右後視(吐氣,停留數秒)。回正面(吸氣),再轉頭向左後視。以上左右共做4次。
功效:活動頸椎筋骨,預防脖子病變。
4.定點轉頭預備姿勢:正面向前,雙手輕放於大腿上。
動作:頸部放鬆,由右向左,緩慢依次旋轉一圈(前、左、後、右)定點停留數秒(自然呼吸)。反方向做相同動作,以
上左右各做4次。
功效:頸部的定點停留具有按摩作用,調節頸椎的緊張壓力,使其柔軟舒緩。
2003.09.01 中國時報
三伏貼 冬病夏治
◎盧政男(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
在氣候溫暖的季節,利用貼敷藥劑的方法來治療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方法,稱為「三伏貼」。
在農民曆上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日子,這三日可說是夏季最熱的時候。而「三伏貼」即是在這日前後,使用某些稍具刺激及中藥補養、溫通的藥物,製成藥布形式,貼敷於病患的穴位皮膚上,透過皮膚的吸收,達到防治氣喘、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三伏貼的治療在中醫是屬於貼敷的外治療法,而在某些疾患也可使用穴位貼藥的方法,如小兒的食慾不振、婦女的經痛等,都有人運用此種療法來做處理,其好處是不用口服的方式,可以減少腸胃的刺激和副作用。
西醫的治療方法中,其實也有些藥物是用貼藥,經皮膚吸收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例如用於防止癌痛的麻醉性止痛藥,即是運用此方法。大多數的呼吸道過敏好發於秋、冬季,且發作時症狀較為嚴重,利用三伏貼的熱藥貼敷,可以達「冬病夏治」的目的。
近幾年的一些研究中指出,運用三伏貼療法,在夏天進行三次的治療,持續三年之後再進行評估,其過敏發作次數和症狀明顯減少,且一些過敏的指標也有好轉。
由於三伏貼是在皮膚上使用,加上藥物的關係,所以會有刺激性,可能會造成皮膚的局部紅腫和稍許的刺痛,若藥物量較重時,有些人甚至會有起水泡。不過,基本上,小心使用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在研究中並未發現有其他的副作用。
三伏貼療法對於防止在冬天發病的效果,似乎比治療正發作中的病症效果更佳,但病患在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現在處於發作嚴重的情況,仍是需要配合中藥或針灸的療法會更好。
2003.09.02 中國時報
透氣制汗 消除體味
◎蔡長祐(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
說到體味,可能最先想到狐臭,但是人會產生的臭味可不只如此,包括腳臭、汗臭等也都會讓人敬而遠之!
狐臭有家族遺傳傾向,父母親中有一人有狐臭,子女中就有50%會罹患狐臭的可能性;若是雙親都有,則子女就有高達80%的罹患率。當流汗較多,再加上細菌分解後,就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嚴重度因人而異,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來處理。如果味道不是很嚴重,盡量穿著寬鬆的衣服、勤於擦洗、刮除腋毛或塗抹止汗劑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若想要解決,則可以接受頂漿腺刮除術或內視鏡交感神經切除的手術治療,復原期約一到兩週。而若害怕手術,也可考慮放射電燒灼術,沒有傷口復原快,但可能需一至數次的治療。另外肉毒桿菌也可用來處理狐臭及腋下多汗的問題。
腳臭的形成要考慮兩大因素:原發性的多汗症以及香港腳、灰指甲的黴菌或細菌感染都會造成腳臭,若再加上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鞋襪,一旦脫掉後就會釋放出「臭豆腐」般的異味。處理上應該要把足癬、甲癬的問題徹底治療好,同時穿著通風的鞋襪,保持腳部乾燥。至於若是腳部多汗,則可使用止汗劑或電離子透入法等來治療。
講到汗臭,其實人體汗液裡的成分有99%水分,剩下1%是鹽分、尿素、氨基酸、乳酸等,所以基本上汗是不會有味道的。但當流汗量大時,又沒有適時的通風乾燥,使汗水停留在皮膚表面過久,便有機會與細菌結合就會產生汗臭。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清潔,對於容易流汗的體質或是運動後一定要立即擦拭汗水,最好穿著棉質透氣吸汗的內衣,並著寬鬆通風的衣物,採用清淡的飲食,避免過度辛辣的食物。
2003.09.02 中國時報
揭開 燒烤油炸致癌疑雲
◎林杰樑(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
最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報導,加州研究人員在一項動物實驗中發現,細胞經過低濃度丙烯胺(acrylamide)處理後,基因變異數比對照組細胞多出約二倍。丙烯胺可能引發基因變異而導致腫瘤。
另外,美國研究人員進行的動物實驗顯示,炸薯條等油炸澱粉類食品中含有多量的丙烯胺成分,可能會導致DNA(去氧核糖核酸)附加物形成,進而引發基因突變,甚至可能致癌。
油炸燒烤澱粉 丙烯胺致癌
2002年4月瑞典科學家公布的研究結果也說,包括炸薯條、炸洋芋片等多種油炸或高溫烘烤的澱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胺,且動物實驗發現,該物質會增加多種癌症發病的風險。
丙烯胺是一種無味的白色結晶有機固體,很容易進行聚合作用,形成聚丙烯胺,是一種高度交聯凝膠聚合物,在工業方面用途廣泛,有時可作助凝劑使用,以處理食用水和污水,用於造紙業、紡織業和塑膠業、染料的合成,或用作建造壩基、隧道和污水管的漿料、肥皂和化妝品的增稠劑等。
富含澱粉質的食物經過煎、焗、烤、炸等高溫烹調後,可能會產生丙烯胺。事實上,所有食物經高溫烹調後,其中的蛋白質、油脂及糖分等組成都會或多或少產生致突變及致癌物質。因此高溫烹調是一種不健康的調理食物的方法。
熱油快炒 也屬高溫烹調
一般而言,凡是以超過100℃以上溫度烹飪食物,都屬於高溫烹調食物。因此,凡油炸、油煎、大火熱油快炒、燒烤等方式料理食物者,都屬於高溫烹調食物。
高溫烹調食物,尤其是在烹飪食物超過100℃以上,即開始產生致癌物質,且烹調的時間愈長,產生愈多。假如烹飪溫度稍微降低在100℃以下,即使時間長,則往往不會有致癌物的產生。
因此,水煮、燉、滷、蒸、低溫炒等,是較安全的烹飪食物方式。微波調理食物,雖然常偶而超過100℃以上,但較不會產生致癌物,因此較安全。
許多人以為,燒烤食物較油炸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物。事實上,油炸的溫度更高,加上油質在高溫也會分解,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加上回鍋油中已存在有各種致癌物,使得油炸食物加倍可怕。常見的油煎魚、肉、大火熱油快炒食物等,也會產生許多致癌物質。
水煮 低溫炒 健康好料理
在高溫烹調魚、肉等富含蛋白質類食物中,常會有Imidazole、quinoline等環狀致突變原及致癌物質產生。另外,異環胺類致癌物質也不少見。富含澱粉質的食物經過煎、焗、烤、炸等高溫烹調後可能會產生丙烯胺;但用水煮則不會產生丙烯胺。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曾檢查了300種食品,結果在大部分炸薯條和炸薯片中、部分硬式麵包、可可粉、杏仁、咖啡、餅乾等食品中檢測出了相當高的丙烯胺。
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估認定丙烯胺為人類可能致癌物質(Class 2A)。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指引」(1993)訂定,每公升食水含0.5微克丙烯胺的指引值;不過也有許多研究機構認為,目前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丙烯胺是致癌物。
高溫烹調產生致癌物質的研究是以動物為對象的研究,是否可推廣到人類身上,仍有很大的爭論。因此民眾毋須太恐懼,但因癌症仍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民眾尤其是孕婦、兒童等抵抗力較差者宜盡量少使用或食用高溫烹調油炸、油煎、大火熱油快炒、燒烤食物,少吃速食類食物,多使用或食用水煮、燉、滷、蒸、低溫炒、微波調理等烹調食物,應該是保護健康的好方法。
2003.09.02 中國時報
龍眼 養心安神 滋補抗菌
◎孫安迪(台大主治醫師、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
龍眼是無患子科常綠喬木的假種皮,其果肉又名「桂圓」。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現在世界上其它一些熱帶地區也有種植。我國栽培龍眼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在南方諸省。龍眼是我國歷史上推崇的四大名果之一,素稱「益壽神品」。
龍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鉀,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和菸鹼酸。此外還有有機酸、腺嘌呤和膽鹼等成分。龍眼的營養價值很高,生的果實含熱量高(61千卡/100克)和適中(16%)的碳水化合物,且是鐵的上等來源;而乾龍眼,熱量更高(286千卡/100克),含有5%蛋白質、2%纖維素,是磷、鉀和維生素C的極好來源。
龍眼有諸多保健功能:
1.抗癌作用:日本佐藤昭彥報告,以乾龍眼肉熱水提取液,體外實驗,對人子宮頸癌細胞(JTC-26)抑制率達90%以上,比對照組要高25%左右,幾乎和長春新鹼相當。在水果中尚少見如此高抗癌活性。
2.抗老作用:龍眼肉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為它能抑制使人衰老的活性,即腦B型單胺氧化(MAO-B)。
MAO與衰老有密切關係,人腦中MAO-B活性,在45歲後隨增齡而急劇增加,而被認為是老化標誌。北大生物系以小鼠離體腦及肝的MAO-B為試驗對象,選取了8種天然食物(龍眼肉、葡萄乾、大棗等)進行了試驗,發現龍眼肉提取液,選擇性的對腦MAO-B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抗菌作用:龍眼肉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小芽胞癬菌具有抑制作用。
4.滋補作用:龍眼肉補血益心的佳品,、健脾益智的良方,對因思慮過度而引起的失眠、驚悸有較好的療效。對於神經過敏、心悸、失眠者,每天吃5﹣10個龍眼有助於健康。龍眼還能滋補脾血,強健脾胃。
5.抗壓作用:龍眼肉能提高人的抗壓力能力,增強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2003.09.03 中國時報
控制體重 輕鬆防癌
◎陳駿逸(台北市立中興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國內外分別傳出體重達三、四百公斤的超級胖子,出門必須靠消防人員破牆協助;肥胖不只是攸關外貌,還會造成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慢性文明病,甚至和癌症也有極重要的關係。
肥胖者容易發生的癌症中,以大腸直腸癌,女性的乳癌、子宮內膜癌及男性的攝護腺最為常見;而控制體重對預防癌症患者治療後的復發也有相當重要性。
例如有位李小姐,是個懶人一族,喜歡吃漢堡炸雞等速食品,又不運動,十足是個胖姐,年紀輕輕就不幸罹患乳癌。隨著地球村的風潮,亞洲各國飲食都有西化的趨勢,這種例子已有日益增加的趨勢,減重因此成為現代人共同的健康課題之一。
進行科學性的體重控制來預防癌症發生,一定要有五大觀念:
觀念一:體重過重的主因不是飲食,而是缺乏運動。
在體重沒有增加的前提之下,人也會發胖。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缺乏體能鍛鍊,肌肉會逐漸萎縮,如果飲食繼續不變,肌肉會逐漸被脂肪組織取代。同時,單靠控制飲食減少體脂肪,要比起同時控制飲食結合運動對體重的控制效率差得多。
觀念二:減肥不宜在青春期、生育、泌乳期進行。
青春期女性需要累積一定體脂肪,才能使初經如期而至,也才能保持月經的規律性;懷孕前也需要一定脂肪才能受孕;又脂肪是乳汁的重要來源,當脂肪來源不夠時,人體就會動用儲存的脂肪來產乳,這些「存糧」中可能含有對嬰兒健康不利的物質,所以泌乳期不宜減重。
觀念三:良好的飲食習慣。
1.使用平底鍋烹調食物,減少使用食用油。
2.能夠喝不加糖的飲料就不喝;別用果汁取代蔬果,因它不含纖維,而且添加糖分。
3.盡量避免酒精飲料,因為它會促進食慾;可以的話,改喝茶或是檸檬水。
4.不要吃太快、暴飲暴食。
5.不要晚上九點以後進食。
6.三餐盡可能定時定量。
7.攝取富含纖維的蔬果,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
8.多吃魚既能增加肌肉,又能減少身體劣質脂肪含量。
9.低脂飲食。
觀念四:適度的運動。
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消耗熱量,可藉此降低體重。每週至少三次以上的有氧運動,至少能使你的心跳加速持續20分鐘以上的運動。
如果能每天減少200﹣500大卡熱量,體重降低的速度將會提高。另外,最好在減重前先量一下體重,每兩週再量一次,如果體重變化不大且無疲勞感,可以適度增加運動量。慢跑、爬山、騎自行車、打羽球等都是不錯的運動。
觀念五:男人也要避免發胖。
許多男性常對「啤酒肚」頭痛不已。男性體內的脂肪細胞會隨著年齡而變重,再加上新陳代謝的改變,工作壓力、缺乏運動或暴飲暴食,導致頭低下來只見圓凸的肚子。科學證明,減重是全身性的,不可能只減掉某一部分,而其他部位不變。所以,要甩掉「啤酒肚」的方法只有全身性地減重。
適度運動還可增加自我的抗癌免疫能力,紓解生活壓力,增加抗癌能力。所以,不妨試著把車停得遠一點;多走樓梯少坐電梯;休息時散散步,而不是喝咖啡;多用心在飲食上,而不只是滿足口感而已。
2003.09.03 中國時報
睡眠打鼾 當心呼吸中止
◎丁化(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主任)
以往,與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關係密切的高血壓,之前發生原因不明者達90%;目前則已知,不良的睡眠習慣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尤其是嚴重的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即睡眠打鼾!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中年以上的男性、肥胖、東方人或者下顎較小或內縮的人,但不表示年輕人、瘦子或女性就不會發生。
睡眠時,因為後鼻腔、舌根後、口鼻咽喉部位,肌肉張力漸失、黏膜鬆垮、過多的脂肪沉積,使氣道益形狹窄,致使吸氣時引起震動,即為鼾聲。
數次或十數次的鼾聲後,呼吸聲極可能漸漸或忽然中止,十數秒甚或一分鐘後身體突然大幅地抖動,大氣一呼後鼾聲再起。
鼾聲中止常源自呼吸氣流中斷,血氧因而下降,二氧化碳蓄積,肺動脈壓升高、靜脈回流量不足,引發生命中樞與大腦皮質瞬間甦醒。呼吸再度通暢,血氧回升,二氧化碳下降,心律上揚,危機暫緩。
然而再度睡著後,肌肉張力減低,鼾聲響起,上呼吸道更窄,氣流再度中斷。整夜發生數次後,睡醒後,非但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反而頭暈目眩、口乾舌燥、全身痠痛、疲累不堪。
如此強烈的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急速收放達數百次,加上血管內皮持續發炎,管壁平滑肌細胞增生,累月經年,血管因而硬化,血壓日漸無法藉藥物而得到有效控制。於是,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甚至猝死皆可能發生。
目前仍無有效藥物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成人而言,咽喉整形術對降低鼾聲的效果,遠高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真正療效。
睡眠時使用牙套及正壓呼吸輔助器療效極佳,但須經過一段適應期。輕度或中度的症候,穿戴牙套後通常能有效改善睡眠。然而,對重度的症候或已衍生心血管徵兆,則正壓呼吸輔助器是不二的選擇。
2003.09.04 中國時報
錯誤減肥 腸內害菌全身搗蛋
◎吳德強(北市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
不論為了健康或外貌的靈巧,肥胖已經成了全民公敵,放眼周遭親友,人人莫不以減肥為職志;不過,減肥須講究方法,錯誤減肥不但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也會破壞腸道環境。
肥胖和便秘的壞處人人知道,但多數人在實施減重時,可能因錯誤的觀念和做法而導致更多毛病。在門診中,這類事例屢見不鮮,值得提醒患者注意。
腸內害菌 引發疑難雜症
減肥時,由於食量減少,糞便量也隨之減少,容易導致腸內害菌增加。一旦腸內所製造的有害物質運送到身體各處,就會相繼出現皮膚粗糙、頭痛等症狀。
錯誤的減肥方法往往只是節食,使得身體未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而減少食量後的人體,需要的肌肉量也會減少,腸道蠕動所需的肌力、運送糞便所需的腹壓一旦變弱,排便自然變得不順暢。
由此可見,錯誤的減肥方法不但是造成便秘的主要原因,也是讓腸內害菌增加,造成健康狀況惡化的重要因素。
5大錯誤減重觀念
以下介紹幾個會影響到腸內環境的錯誤減重觀念。
1.忽視營養均衡的偏食型節食
為了節食,不少人為減少攝取卡路里而只吃單一食品,或採減少食量的減肥法。若攝取食物只偏向某種類型或驟然減量不當,身體自然無法攝取到均衡營養,結果造成營養失衡或不良。
2.以生菜沙拉為中心的蔬菜減肥法
只吃生菜沙拉的萵苣等葉菜類蔬菜,以及小黃瓜、番茄等,其中膳食纖維含量並不多,極可能出現便秘的情形。所以,應多吃可充分獲取食物纖維的蔬菜包括海藻類、菇類、根莖類等。
這不表示不可吃葉菜類蔬菜或番茄等食物,它們也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只是如果只攝取這類蔬菜,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減重效果。
3.水分攝取量不足
有些人擔心喝水會造成肥胖,因而控制水分的攝取。但其實喝水過多只會造成浮腫,並不會令人發胖。持有這種錯誤觀念而減少水分攝取的人,容易導致嚴重的便秘。
節食時,從食物中攝取到的水分量也會減少;由於體內的水分不足,身體只好從腸內糞便吸收水分,當水分被過度吸收後,糞便就會變得比較硬,致使無法順利排出。
4.只減少食量卻缺乏運動
實行不當的節食,身體肌肉會逐漸衰退,若持續幾乎不運動的生活,肌肉衰退的速度就會更加快速。
當肌肉衰退時,腸道蠕動、推擠糞便所需的腹壓也隨之減弱,糞便就更難以排出。所以,避免導致肌肉衰弱的減肥方式,並保持適度運動來維護身體機能,是非常重要的。
5.為減輕體重而使用瀉藥
有些人為了減輕體重,或是讓小腹變得平坦,會服用瀉藥讓進入體內的食物早點排出。其實,這是親手扼殺腸道機能的減肥方式。
最好不要為了減輕體重而服用瀉藥,除非是為了舒緩嚴重便秘症狀,一週服用1﹣2次還在容許範圍,如使用次數多時,最好還是先看過醫生。
2003.09.05 中國時報
頭癬 皮癬菌引起
◎宋奉宜(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主任)
頭癬,顧名思義是由皮癬菌引起的頭皮或毛髮感染。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頭癬還是相當流行的皮癬菌感染症。近年來,由於環境衛生的進步,頭癬已經逐漸地不太盛行。
一般感染頭癬之後,頭皮會有發癢、紅腫的情形;頭髮也會變得較脆弱而容易折斷或掉落。小朋友如果得了頭癬,則會有一大片頭皮都變得腫痛、化膿甚至結痂的現象,當然頭髮也就因此掉了一塊。
另外,嚴重感染的頭癬症狀,患者頭頸部的淋巴結腫大,加上血液中的白血球增高,看起來就是一副嚴重感染的模樣。這種嚴重型的頭癬感染,稱為「禿瘡」。
還有一些較輕微的頭癬,患者也許會有頭皮屑變多的情形,但頭髮掉落的狀況並不太明顯。也有些患者是一開始表現出黃褐色的頭皮屑,之後會化膿發臭,最後導致局部毛囊破壞及永久性落髮。
症狀的嚴重與否與小朋友的免疫力有關。免疫力愈好的孩子,對於黴菌寄生的反應能力就愈強,當然發炎紅腫的情形也會愈嚴重。
由於頭癬極具傳染性,所以一旦有懷疑,就應該立即請皮膚科醫師確定。任何對於小朋友頭上落髮、發炎的情況,都應該考慮頭癬的可能,並且盡早治療,以免造成頭皮結疤,毛囊萎縮而永久禿髮的情形。
一般頭癬的治療常常要將小朋友的頭髮整個剃光,然後口服約2到3周的抗黴菌藥物。服藥時間如果不夠,很可能會導致再發。外用的抗黴菌製劑如藥膏或洗髮精等都沒辦法完全治療頭癬,但是可以減少頭癬的傳染性。
2003.09.05 中國時報
打電腦 鍵盤要比手肘低
◎劉上知(國泰醫院職能治療師)
眾所周知,長時間不良的打字姿勢會引起背痛、手部和手腕區域的肌腱和腱鞘受傷、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
多數人認為,敲鍵盤時應該要坐挺,就像坐飛機要起飛和降落時的坐姿,這是因為使用舊式的機械式打字機時,因手臂必需要廣泛地上下移動,為減少手臂和肩膀的壓力,手必須盡可能放低。
但這樣坐,對電腦操作者其實並不舒服,因為鍵盤是平的,再加上滑鼠,應有全新的工作平台,讓手能維持在鍵盤和滑鼠上,傳統的直立打字姿勢不再是理想。
許多電腦使用者將鍵盤放在桌子上來打字,但這會使手腕難維持中立的姿勢,因為當打字累了,就會變成前臂下垂,使得手腕伸展的角度增大,且多數人會彎曲著手肘來敲鍵盤,以致壓迫到正中神經和尺神經,並限制了手部的血液循環。
工作時,如果前臂又往上傾斜,會增加上臂、肩膀和脖子的肌肉負擔,如果經常保持這樣的姿勢達3﹣4小時,很容易就會導致肌肉疲勞、痠痛。
一個理想的打字姿勢就是要能讓肌肉的負擔減到最低。首先,鍵盤放的位置應該要低於坐著時手肘的高度,並且讓鍵盤稍微的傾斜,遠離使用者,也就是功能鍵是低於空白鍵,這樣可使手在中立的姿勢下打字。
在這樣的姿勢下,手臂、肩膀、脖子和背部都不需費力,特別是在暫停敲擊鍵盤期間,更可放輕鬆;同時,在這個稍微傾斜的坐姿下,下背部可靠在椅子的腰靠上休息,手肘、腹部和膝蓋後方的角度都要大於90度,以利血液循環,而腳則是平放在地板或腳靠上休息。
總結以上,良好的打字姿勢應包括:
1.上下背部要由椅子提供良好的支撐。
2.椅子的高度必需讓人坐著時不會壓迫到膝蓋後方,讓腳穩定放在地上。
3.頭要在脖子上達到平衡,不往前亦不往後傾,也不偏左或偏右。
4.手肘、髖關節和膝蓋的角度要大於90度。
5.上臂要盡量靠近身體而且放輕鬆。
6.手腕要保持在和前臂同一水平的中立姿勢,偏移要小於15度。
7.椅子的扶手不可壓迫到手肘和前臂。
2003.09.06 中國時報
花間柳下 梅毒滄桑史
◎江漢聲(輔大醫學院院長)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人類史上的新紀元,500年後的今天,這項功績及其影響,在許多讚揚後也有些遺憾,其中包括從新大陸帶回的災禍──醫學史上稱為「第一名性病」的梅毒。從此,梅毒在歐洲廣泛流行,大家把這難堪又討厭的疾病推給許多國家,所以曾稱為「法國疹子」、「德國病症」、「波蘭疾病」等;最後歸咎給哥倫布和美洲的土著。
哥倫布航行 導致快速傳播
雖然有人說,早在埃及時代就有類似梅毒後遺症的證據存在人像中,但一般相信,梅毒在16世紀開始於歐洲,特別是在哥倫布從新大陸回來後,不少水手染上這種怪病;後來在法國和義大利的戰爭中,西班牙傭兵又把這個疾病帶到全歐洲。
1515年有位義大利的詩人描述了這個疾病,形容它是一位遭天譴的少年西斐留斯(Syphilus)所染的疾病,不僅為梅毒取了個名字,後人也根據他的引證認為,梅毒是哥倫布從南美帶回的禍害。
梅毒在歐洲流行,成為當時社會的恐慌,不僅是它會引起皮膚的潰瘍,且在許久後造成第二期及第三期的梅毒──據說哥倫布本身就是第三期的神經性梅毒而死亡。
更可怕的是,梅毒還會傳給下一代,造成先天性梅毒,有位法國皇帝夏勒斯連續幾個小孩都因此夭亡。梅毒的流行也刺激了醫學的發展,當時許多醫藥研究針對它謀求解決之道。
梅毒在中國,根據明代醫藥大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記載:「弘治正德間,因楊梅瘡盛行,楊梅瘡,古方不載,亦無病者,近日起於嶺表,男女淫猥,溼熱之邪,積蓄既深,發為毒瘡,遂至互相傳染……」。
「嶺表」即古時候的廣東,所以古代梅毒又稱「廣東瘡」,而因梅毒第二期的皮膚表現是全身發出如楊梅般的疹子(學名「玫瑰疹」),所以又稱「楊梅瘡」,最後簡稱為「梅毒」。
兩岸交流 舊疾死灰復燃
從這文獻來看,明代以前中國並沒有梅毒,1505年時葡萄牙人出現於廣東,就快速蔓延開來。明清以來,梅毒也是中國醫藥研究的主題,1632年陳司成所著的《黴瘡祕錄》就是針對「楊梅瘡」做最精確的敘述。
梅毒一直是高居性病排行榜首位的可怕性病;1905年梅毒螺旋菌才被分離出來,1907年發現血清檢驗法,而1910年磺胺藥問世,才是真正有效的藥物。
1943年起,盤尼西林成為梅毒剋星,更容易傳染的淋病才取代了「性病第一名」的排行。雖然如此,梅毒還是相當流行,在台灣,梅毒最近有死灰復燃的趨勢,除因兩岸交流後從大陸帶入,更主要是因為例行檢驗增加,在毫無症狀者中發現許多梅毒帶病者。
在傳染病醫學史中可發現,性病是完全消滅不了的,不管哪一種性病,可能因人類醫藥的發明而被壓制,但仍存在,且可能突變成抗藥菌種;再者,更可怕的性病會重演歷史,相傳愛滋病就是一例,這是我們該思考,如何在醫療文明中教育性病防治的原因!
2003.09.07 中國時報
藥膳食療 咪咪ㄉㄨㄞㄉㄨㄞ
◎張甄芳
針對不同情況,中醫有不同的豐胸調理藥方,程惠政醫師表示,坊間有所謂田麗、郁芳、阿寶等名人豐胸湯,其實都是補充乳汁,對產婦才有明顯的幫助效果,對一般人補充營養的功效大於豐胸效果。建議父母還是掌握時機幫助孩子對症胸豐。
以下提供幾道豐胸藥膳:
★黑木耳紅棗湯
1.屬性:甘平,入脾、胃經。
2.適應症狀:止血、補血,適用於貧血平胸患者。
3.材料:黑木耳10公克、紅棗50公克、白糖適量。
4.作法:加適量的水,把黑木耳和紅棗煮熟後,加入白糖即可。
5.美胸實力:本品有健脾補血調經的功效,對月經量多者有調節的作用。一旦脾胃功能正常,血氣豐沛,乳房自然發育完整。可在月經前一周至月經結束這段期間使用,每天食用或隔天使用均可。
6.注意事項:不要和海鮮一起吃,否則容易腰腹疼痛;如果覺得有脹氣、肚子不舒服的時候,也先不要吃;紅棗食多令人腹脹,每次使用勿超過10枚。
★黃耆枸杞燉乳鴿
1.屬性:甘溫,入肝、腎經。
2.適應症狀: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者
3.材料:黃蓍30公克、枸杞30公克、乳鴿一隻
4.做法:乳鴿處理乾淨,去掉內臟,將黃蓍、枸杞、乳鴿加適量的水,採隔水加熱法蒸熟即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在電鍋內蒸熟)
5.美胸實力:黃耆、枸杞子為中藥常用的補益藥,再搭配乳鴿同用補性更強,本品豐胸實力極顯著。本品適合腎虛型及氣虛型使用,每周食用1至2次。
6.注意事項:本品補性強,食用後有火氣大之情況出現者,宜暫停食用。
★豆腐干炒芹菜
1.屬性:豆腐干甘平、性溫,入脾、大腸經。芹菜甘微苦,性涼。入肝、胃經。
2.適應症狀:健脾寬中、治消化不良、氣血虛弱、頭暈頭痛。
3.材料:豆腐干100公克、芹菜200公克、醬油20公克、高湯100公克、清油、蔥、薑、鹽、香油適量。
4.做法:芹菜去葉,洗淨後切成約3公分小段備用。豆腐干也切成一片片。芹菜和豆腐干先用沸水煮熟撈起來,瀝去水分。加熱清油,把蔥、薑爆香,倒入醬油、豆腐干、芹菜快炒幾下,倒入高湯,蓋上鍋蓋略煮一會兒,待菜香飄出即熄火,放一些香油即可。
5.美胸實力:本品溫和,初服時美胸效果不明顯,但配合其他補氣血之藥補與食補長期使用,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本品溫和即可補氣血又可降肝火,對青春期的少女因課業繁忙,最易出現氣血虛弱又容易起肝火者最適用。
★大艾生薑燉雞蛋
1.屬性:味苦、辛、性溫,入肝、脾、腎經。
2.適應症狀:月經不順、閉經、痛經、月經量過多、腰酸背痛。
3.材料:大艾10公克、生薑適量、雞蛋2顆。
4.做法:把大艾、生薑和連殼的生雞蛋加適量的水煮,煮到雞蛋熟了,先熄火取出蛋,剝去蛋殼後,再把蛋放進去煮約10分鐘後即可,蛋和湯均可食用。
5.美胸實力:本方屬性偏溫適用於虛寒體質之月經過多、痛經、甚至淋瀝不止者。本方不拘年齡,凡屬於虛寒型之月經過多(虛寒型之體質特點為平素怕冷,特別是冬天四肢更為冰冷。月經期前後若食用冰品或天氣變冷則痛經加劇,或痛經時自覺下腹冷痛得熱敷則痛減)皆可食用,透過本方改善體質、促進血液循環及調經可達豐胸之目的。
6.注意事項:雞蛋多食會消化不良,因此腹脹食慾不振之脾胃虛弱者當注意食用。
2003.09.08 中國時報
性早熟 不易再長高
◎侯家瑋(長庚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胸部隆起發育是女生進入青春期的第一個表徵。由於營養好,外在刺激也多,少女胸部發育愈來愈早,甚至月經來潮。
這些情況若在女生滿8歲前出現,就是性早熟。性早熟當然在男孩子也會發生,在9歲以前出現男性第二性徵,例如變聲並出現喉結及睪丸的變大。
性早熟的原因包括體質或遺傳因素,某些家族男性可能在七、八歲即開始有性發展,也具有性慾及生殖能力,然而其心智發展仍與其年齡相當,此時身材雖較高大,但因生長板太早骨化融合,反而長不高;而媽媽或姊姊也有早發性月經的類似情況。
導致性早熟的因素則有:
1.神經性因素:因腦部腫瘤、腦炎或不明原因,使控制性發展的下視丘、腦下垂體到卵巢或睪丸這一系列調控系統提早發動,而有周期性釋出大量性腺激素或女性荷爾蒙,而造成月經或性早熟。
2.生殖腺腫瘤(睪丸或卵巢)或腎上腺增生症:分泌過量的性荷爾蒙。
3.暫時性或後天性:例如小男生誤食含有雄性素(類固醇),小女生食用受到荷爾蒙污染的肉類製品或誤用這類化粧品。
幸好大多數的胸部發育是單獨發生的,若骨骼年齡正常,血中各種荷爾蒙濃度屬青春期前範圍內,應可放心。但若是性早熟時,骨骼兩端生長板將受到雌(雄)性荷爾蒙影響而加速骨化,反而造成成年時身材矮小。
有性早熟跡象的兒童必須先排除體內腫瘤的可能性,並早日開刀摘除。其他情況可以促性腺激素之類似物(LHRH agonist)來競爭抑制最上層的激素刺激,減少雌(雄)性荷爾蒙製造,以維持生長板的成長空間。腎上腺增生症病童則應補充腎上腺皮質素。配套措施如運動跳繩、充足的睡眠、少吃油炸甜食也很重要。
2003.09.09 中國時報
婦女身心 三大症候群
◎莊盛全(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
充滿壓力的現代工商社會,當我們對外在壓力的心理防衛不足時,常會引起許多身體不適,例如學生面臨大考前猛冒青春痘及月經失調,孕婦在妊娠後期的失眠和焦慮,又或者是停經婦女所產生的失落及無力感,都是身體對外在壓力適應不良所引起。
身體的適應不良包括:荷爾蒙或自律神經甚至於免疫系統的失調,因而引起身心症狀包括:胃潰瘍,長期性不明原因頭痛,體重劇增或驟減等。
由於身心症狀的產生除了外在環境的壓力外,本身的耐受性也扮演著重要的因素,而耐受性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每一個人對壓力的反應也不同。
婦女常見的身心症狀大致上分為三大類,而這三種身心症狀也和婦女每一個階段的成長息息相關:
1.經前症候群:好發於年輕女性,症狀通常發生在排卵後,也就是經期的第14天後,於月經來前5天最嚴重,症狀包括:精神不集中、愛吃甜食、頭痛、下腹痛、心情低落等。
2.生產前後之身心症狀:包括產前的睡眠失調,產後的產後沮喪,甚至於憂鬱症。會呈現失眠、哭泣、焦慮、沮喪等現象。
3.更年期身心症候群:頭痛、暴躁、情緒抑鬱、失落感、精神緊張、失眠、異常疲倦及肌肉痠痛。
現代醫學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身(Body)心(Mind)的整合和醫治才是一個完善的醫療。而和婦女朋友最親近的婦產科醫師,在婦女身心問題扮演著把關和第一線防治的功能。
唯有身心和諧,婦女朋友才能在她生命的每個階段,都享有高品質的生活。
2003.09.12 中國時報
睡眠檢查 抓出失眠蟲
◎蔡政楒(台北市立療養院睡眠檢驗師)
拜電腦龐大的記憶體所賜,預料本世紀內醫學界將會帶動另一種流行──背包型追蹤睡眠生理儀器。它可連續紀錄數天,甚至整月的睡眠生理狀況,如睡眠期、鼾聲、白天嗜睡度、清醒度、心電圖、血壓、體溫、氧氣、二氧化碳、情緒、胃酸PH值及性勃起機能等。
根據經驗,許多受試者在睡眠檢驗室裡度過第一個晚上的睡眠時段,比起住旅館或參加夏令營等外宿的經驗,裝備非常另類,身處其中猶如電影「大法師」,頭上、胸腹、手腳的裝備看來怪裡怪氣,甚至有點令人害怕。
★全副武裝 活像怪老子
筆者曾採用背包型追蹤睡眠生理儀器記錄一位60歲的老先生,當這名受試者回到家,全家人都嚇了一大跳,以為老先生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全副武裝,像個「怪老子」似的?經說明原委,大家仍投以懷疑的眼神:「這樣能睡嗎?」
在睡眠檢驗室裡,受試者上床入睡前,在頭腦皮質中央葉兩旁、後腦枕葉凸隆兩旁、左右眼電圖、下巴及鼻口外的位置放置感應線電極;胸腹部及腳也放置感應線電極;然後感應線電極接到聯結盒再與記錄儀器相連。
睡眠技師由電腦的顯示器,可清楚知道受試者的睡眠生理圖,例如當睡眠呼吸生理圖顯示突如其來長達15秒呼吸暫停顯示,可測知受試者可能罹患阻塞型呼吸暫止症。
睡眠技師常常見到初次受試者的個性體質特異及不良睡覺習性,在睡眠腦波生理圖,時常出現高週律α波及大量的入睡期(半睏期)、覺醒及蠕動;降低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甚至失眠。
以下為受試者第一次做夜間整晚多項睡眠檢查發生第一夜睡眠效應:入睡期約佔總睡眠時間的36.1%,淺睡期為41.8%,熟睡期為7.6%、深睡期為0.3%,快速動眼期(做夢期)僅僅為6.6%,覺醒指數35。
正常年輕人的睡眠入睡期約佔總睡眠時間的5%,淺睡期為45%至55%,熟睡期、深睡期,則為20%至25%,快速動眼期(做夢期)亦為20%至25%;似乎換了床位也換了腦袋(波)。
★自家狗窩最香甜 科學有證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睡眠科學也如此印證。1995年美國睡眠專家在醫院收集睡眠障礙受試者問卷,受試者清晨起床後離開睡眠檢查室,立即在醫院以問卷調查605名受試者,對於在自家睡覺與在醫院睡眠檢查室睡覺的影響。
結果發現,自認不受睡眠環境影響者只有45.3%;自認睡不好者有29.9%,自認睡得很不好者有5.6%;自認睡得很好者有15.5%,自認睡得非常好者有3.6%。
受試者對睡眠環境稍微改變,自認會影響睡眠者高達66.3%;自認有一點點影響睡眠者只有14.3%;自認幾乎不會影響睡眠者只有0.8%;自認有一點影響睡眠者有15.4%;自認絕對會影響睡眠者則有3.1%。
美國睡眠醫學發展迅速,在各地設置睡眠檢查中心,背包型追蹤多項睡眠檢查儀是睡眠檢查常用的器具;國內睡眠障礙的人口快速增加,建議健保也應讓睡眠檢查普遍化,造福更多睡眠障礙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