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内原位癌
乳腺拍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体检或活检发现DCIS病变范围广(占2个或以上象限),需做全乳切除,但无需做腋清术。对于绝大多数病变局限、初次或再次局部切除后切缘阴性的患者,保乳治疗或全乳切除都是合适的治疗选择。尽管全乳切除提供了最佳的局部控制效果,但其长期专项生存率与局部切除加全乳放疗相似。全乳切除者是乳房重建的合适人选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指南中列有需作放疗保乳治疗的禁忌症(BINV-D)。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几份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切缘阴性的纯DCIS患者进行乳腺放疗,可降低乳腺内复发率,但对总生存率无影响12,13。尽管某些非对照临床试验资料表明,只作局部切除而不作放疗的选择性病例局部复发率低14,15,但根据几份随机临床试验的高水平证据,NCCN指南要求对肿瘤范围在0.5cm或以上的DCIS患者局部切除后加作放疗。保乳手术后加作放疗可使局部复发的相对危险度降低约一半。首选对瘤床行调强放疗(光子、近距或电子束),尤其是50岁或以下的患者,以获最佳局部控制效果。多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和分级以及切缘的最小宽度都会影响该病复发率。对本组病例,并没有建立明确的切缘阴性定义。意见一致的是超过10mm的切缘判为阴性,不足1mm的切缘则显不足,对于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切缘状况归属阳性或阴性则无一致意见。最后一点,由于局部治疗的选择并不影响疾病相关生存率,因而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必须考虑患者对局部复发增加的潜在危险性的接受程度。
对纯DCIS患者不建议做腋清术。但小部分在初次活检明显诊断为纯DCIS的患者,在确定的常规手术时会发现侵袭性癌。对明显诊断为纯DCIS的患者,若欲行全乳切除,或在某个适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部位行局部切除术(如乳腺尾叶),可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有限的临床证据表明,DCIS为坚硬、网状或乳头状亚型,且肿块极小(小于0.5cm)、单中心、低级别组织学分级,可选做下列任何一种治疗措施:
1) 局部切除加放疗,
2) 全乳切除,加或不加乳房重建,不做腋清,
3) 仅局部切除并随访。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评估DCIS病理分类系统及治疗的选择。这些研究的观察结果可能导致目前发布的诊疗指南需要修改。
经乳腺拍片检出的DCIS患者选择保乳治疗,应在局部切除术后对受累乳腺及切除标本再作拍片检查,以保证拍片检出的所有病变已全部被切除。此外,一些指导小组成员认为,如果切除标本拍片清楚地显示异常病变(肿块及微钙化灶)都位于切除标本内,那么这种标本拍片就是完整切除的充分证据(3类)。之所以把这个意见分为3类,是由于对被作为显示所有肿块及钙化灶均被切除的标本拍片是否是完整切除的充足证据仍存争议。由于DCIS在临床上常呈隐匿性,在病理检查切缘状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因此一些NCCN研究机构采用银夹标定活检区域。
在乳腺增生的异常病变系列中,DCIS介于不典型导管增生和浸润性导管癌之间。NSABP乳腺癌预防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使侵袭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下降86%11。这些资料还显示他莫昔芬可以明显降低良性乳腺疾病的发生率16。早期乳腺癌系列试验的概述分析显示,ER阳性或不明乳腺癌患者以他莫昔芬治疗5年,可使侵袭性乳癌每年复发率下降47%17。NSABP B-24临床试验同样发现,DCIS患者在保乳术(BCS)及放疗后行他莫昔芬治疗可获益。在该研究中,接受保乳治疗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服安慰剂组或服他莫昔芬组。他莫昔芬组复发绝对风险降低5%而相对风险降低37%,他莫昔芬组乳腺癌总发生率8.2%(侵袭性4.1%,非侵袭性4.2%),安慰剂组乳腺癌总发生率13.4%(侵袭性7.2%,非侵袭性6.2%)15。NSABP的一项针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回顾性分析显示,ER表达增高预示他莫昔芬治疗有效,可降低保乳治疗后同侧及对侧乳腺癌发生的风险16。
因而对接受保乳治疗尤其是ER阳性(对于接受BCS+RT者为1类,对于仅作局切者为2A类)的患者以及接受全乳切除治疗(2B类)的患者,可考虑行他莫昔芬治疗。其治疗目的一是降低对侧第2原发乳腺癌发生率(减危治疗),二是降低保乳治疗患者同侧乳腺复发危险性(术后辅助治疗)。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DCIS患者随访包括5年内每6月、5年后每年作一次体检,每年作一次乳腺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