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中级内科学辅导——心脏性猝死之心脏骤停的预后及预防

2008-9-4 11:39 【

  1.预后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心功能的状态和心电活动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室颤,并非血流动力学引起,经及时电除颤易获成功;而继发于显著的左室功能减退者,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低,即使复苏成功,其心室颤动的复发率亦很高;或由于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继发的心室停搏、缓慢心律失常、无脉搏性电活动,对复苏措施反应差;严重非心脏病变引起心脏骤停,如恶性肿瘤、败血症、器官衰竭、终

  末期肺部疾病和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等致命性或晚期性疾病,复苏成功率极低,预后不良。而如急性中毒、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氧血症等,由于暂时性的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心脏骤停,如能消除促发因素,则预后较佳。

  2.预防对所有由于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者,应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导致心脏骤停的病因、功能受损的情况以及电生理的稳定性,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植人性装置及外科手术。

  (1)药物包括:口受体阻滞剂,现已证实对心肌梗死后病人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死亡率和总死亡率。pl受体选择性阻滞剂美托洛尔和兼有m受体阻滞作用的p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总死亡率和猝死率。胺碘酮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左室功能不全伴有心律失常者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的死亡率。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作及心脏骤停后的存活者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

  (2)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近年来研究已证明对延长病人的存活与降低猝死的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3)外科手术;对某些选择的病人可选用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或行冠脉血运重建术。

  先天性心血管病系由于胎儿的心脏大血管在母体内发育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的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的畸形。现仅介绍成年人最常见的三种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