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光集团已对*ST迪康董事会进行改组,并有三位高管跻身董事会半年之后,重组又回到起点,协议夭折已是事实,未来的股权拍卖蓝光将如何获取业内瞩目。
4月21日,四川内江中院的一纸裁决,让迪康药业(*ST迪康,600466)的重组又回到原点。
在重组人四川蓝光集团介入半年之后,大股东迪康集团持有的*ST迪康37.65%股权被迫司法拍卖,蓝光集团暂时撤出。
“在履行重组协议过程中,又冒出很多大债权人冻结股票,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债务。”蓝光集团董秘处杨先生略显无奈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过,此时债权人申请司法拍卖,不仅解决了蓝光集团的被动,在不受迪康集团的掣肘下,蓝光集团或将更便捷地重组*ST迪康。
摆脱协议钳制
4月22日,迪康集团持有的*ST迪康限售流通股6685.35万股,共37.65%股权,在四川联拍拍卖有限公司和四川翰雅拍卖行挂牌拍卖,将于5月8日开拍。该部分股权拍卖参考价为4.2亿元,竞拍方须缴纳保证金1亿元。
杨先生表示,当时双方以协议形式进行重组,蓝光向债权人银行担保,债权人银行同意。“在履行协议时,现在又冒出许多债权人,不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债务。”
对于蓝光集团的突然退出,*ST迪康显然没有料到。“不通过协议重组,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考虑的。”*ST迪康董秘办一女士表示。
重组一波三折,ST迪康可谓命运多舛,再次走向拍卖台,已经是“三进宫”。
2007年10月份,迪康集团持有的*ST迪康7489.7万股股权被挂牌司法拍卖。在拍卖的当天,蓝光集团与迪康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以5.7亿元价格,收购其持有的*ST迪康6685万股,占总股本的37.65%.同时,蓝光集团拟置入房地产业务及相关资产。
随后,*ST迪康对董事会进行了改组,蓝光集团的3位高管跻身董事会。但是半年后,风云突变。截至目前,这37.65%的股份所担保债务及被冻结所涉债务总计为6.47亿元,超过蓝光集团此前5.7亿元的收购价。
“我们在尽职调查时,迪康集团也没有明确告知他们的债务情况,我们也无法估算到底有多少,这个时候我们继续按照协议重组,成本很高。”杨先生不满地表示,股票不断被冻结,重组无法正常进行,只能放弃以协议方式收购这些股份。
另外,让蓝光集团不能接受的是,在这半年中,蓝光集团已经替迪康集团偿还了5.19亿元上市公司占款,但仍不能获得*ST迪康的控制权。这样在左右为难中,债权人申请司法拍卖,给蓝光提供了另一条捷径。
介入参拍无悬念
蓝光集团的退出,*ST迪康的重组半途而废,重组不得不再次延期。
不过,债权人银行的及时出现,让蓝光集团看到了快速重组*ST迪康的捷径,同时可以摆脱迪康集团这个“无底洞”的限制。
“我们重组迪康实际上已经付出了很多,公司现在已经是迪康集团的债权人,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我们决定参加拍卖。”杨先生说。
截至目前,除了蓝光集团明确表示参加拍卖外,尚未有其他公司递交意向书。四川联拍的林先生表示:“现在只是发布拍卖公告,还没有那么早。”
据了解,*ST迪康主要以原料药、中成药、生物医学材料为主,拥有一个国家二类新药托尔定,以及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其中在研项目迪康抗病毒注射液系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十五”攻关计划。
而且*ST迪康2007年营业收入2.07亿元,实现净利润551万元,今年将摘去亏损的帽子。由于*ST迪康的基本面好转,必然会吸引其他竞争者参拍。
“在迪康集团的债权人里面,按照优先权,我们排在债权人银行的后面。”杨先生表示,能否拍到现在还不确定。
由于*ST迪康医药身份,债权人银行不会真正去拍得这部分股份,它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收回债款。
现在蓝光集团已是迪康集团的债权人,凭借这个优势,蓝光集团的胜算最大。对于此次挂牌是否只是走形式,杨先生没有正面回答。
不过,蓝光留下的悬念是,能否以低于5.7亿元拿下这部分股权,这也是考验其与迪康集团乃至竞争者的博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