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专家认为“医学革命”个体化医疗为时过早

2008-3-30 10:22 【

  “个体化医疗”指根据个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制定针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策略,这是遗传学发展带来的一场“医学革命”。近日,国外科学家们同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了遗传学在眼科、皮肤科、神经科和外科领域的进展及其对医疗的影响,让人再次关注这个新兴理念——

  基因突变与疾病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基因突变是为了给自然选择提供素材,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

  生存下来的个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传递给后代,保证了该基因型的延续。多数生命体有其独特机制保护遗传的“高保真”性,然而,一旦遗传过程中出现错误,基因突变发生,新的基因型很可能被自然选择“淘汰”。在人类,这意味着疾病甚至死亡。

  遗传信息影响疾病的各个方面

  现代科学研究也已揭示,很多疾病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色盲和白化病这样的遗传疾病可能危害不大,但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常危及患者生命。

  某些基因型可能并不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却增加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指出,有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有基因突变的家族更易患结肠癌。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Birlea等报告,在罗马尼亚某村庄内白癜风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因为该人群的独特基因型,导致其对这些疾病易感(Arch Dermatol 2008,144:310)。美国学者Jayadev等研究发现,父母都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孩子,日后发生AD的危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Arch Neurol 2008,65:373)。

  另外,遗传信息还影响个体的发病表现。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dave等研究发现,一种独特的颗粒—网格状角膜营养不良(granular-lattice corneal dystrophy)与TGFBI基因上的pMet619Lys突变相关(Arch Ophthalmol 2008,126:371)。

  革命性的个体化医疗

  在研究者寻找出了某些疾病的“高危基因型”之后,就可以锁定相应的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例如患2型糖尿病危险较高的人应该加强饮食管理和坚持运动,患结肠癌危险较高的人在40岁后应常规接受镜检筛查等。

  了解遗传信息也有助于开展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Downstate医学中心的Kandil等研究发现,脓毒性休克患者体内B型钠尿肽(BNP)水平显著增加,不受充血性心衰的影响。BNP水平可作为诊断脓毒性休克和评价脓毒性患者死亡危险的指标(Arch Surg 2008, 143: 242)。来自同一单位的Bluth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患急性胰腺炎的小鼠,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异常,可通过这些异常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Arch Surg 2008, 143: 227)。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的de Wit等发现了脑皮质发育异常(MCD)的患儿中常见的几种基因突变,这将有助于对婴儿进行出生前诊断,并可改进治疗和疾病管理(Arch Neurol 2008, 65: 358)。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Feero等在评论中提到了个体化医学的一个生动案例。Amy在21岁时接受了全基因组测序,随后选择了解自己未来的疾病风险。根据遗传信息,Amy患心脏病、糖尿病、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更高。医师为她“度身定制”了适合她的生活方式,尤其针对她较高的2型糖尿病危险,提出了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方案。5年后,在Amy妊娠之前,通过对她和丈夫的遗传信息分析,她了解到未来孩子患儿童脊髓肌肉萎缩症的风险较高,及时寻求了进一步帮助。Amy在40岁时开始常规接受结肠镜检,因为她的结肠癌危险较高。在45岁时,医师发现了Amy结肠的癌前息肉并及时给予切除(JAMA 2008, 299: 1351)。

  开展个体化医疗为时过早?

  从上述的例子中不难看出,个体化医疗使得医师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遗传背景,因人而异地开展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但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很多问题仍有待解答。

  Feero等提出,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去年,研究者在基因组研究中发现了对某些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克罗恩病和常见癌症)有较强预测能力的遗传标志物。由此促进了针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以及筛查、诊断和预后方面的进展。但是这些标志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同一种遗传标志物的应用在不同人群间是否有差异,多种遗传标志物对同一个体的共同预测效应如何尚不明确,环境因素与遗传危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等。

  美国纽约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Offit在评论中指出,个体化医学的普及依赖基因测序,然而现阶段基因测序技术仍然花费较高。此外,基因测序分析的质量良莠不齐,若无专业人士的“翻译”,个人很可能误读了基因所传递的信息(JAMA 2008, 299: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