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血液酸碱度

2008-11-29 14:11 【

  血液酸碱度:

  这是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最直接的指标。血液pH的维持主要取决于HCO3-/H2CO3缓冲系统,正常人此缓冲系统比值为24/1.2(即20/1)。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值是决定血液pH值的主要因素。两者任何一方改变均能影响pH值。而且互相间可进行代偿性增高或减低。如二者同时按比例增高或减低,血液pH可维持不变。因此,pH值改变不能鉴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中毒。目前,要求用国际单位制(SI)来表示物质浓度,pH应改为[H+](mmol/L)来表示。

  参考范围:

  动脉血:7.35~7.45,均值7.40。极限值为pH6.8~7.8。

  [H+]:35.5~44.7nmol/L。极限值为15.8~158nmol/L。

  静脉血:7.32~7.42,均值7.37。

  [H+]:38.0~47.8nmol/L。

  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动范围很小,当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降低,均可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各种疾病都可能出现。

  1)pH值正常:

  ①正常人。

  ②存在轻度酸碱平衡紊乱,但机体可以自动调节到正常水平,临床上称为代偿型酸、碱中毒。

  ③存在强度相等的酸中毒和碱中毒,作用互相抵消,pH值表现正常。

  2)pH值升高:提示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碱中毒。

  3)pH值降低:提示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酸中毒。

上一篇:尿蛋白检查

下一篇:肾功能检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