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动要求参加急救培训的单位中,没有几家国家机关单位。
新闻背景
根据北京市红十字会的规划,到2008年北京每80人中要有一名救护员,达到常驻人口的2%。为此,国家以彩票公益基金作为师资资助,以保证企业和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救护培训。
两年前,一位中国红十会的工作人员曾感慨,在所有主动邀请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单位中,绝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两年后,当北京市向社会公布“2008年每80人中要有一名救护员”的规划后,情况并没有明显变化。
“主动要求参加急救培训的单位挺多,也挺积极,但还是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关单位能加入到这个阵营中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训练中心培训部副部长曹乃文说。
在她的印象中,到目前为止,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单位中,没有几家是国家机关单位。
外国籍员工主动学急救
一名在河北外企工作的德国籍员工,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训练中心培训部打来电话,说他想自费学习救护知识。因为自己在德国工作的朋友们都懂得急救知识,但自己没有学,想尽快补上这一课。
由于不太懂中文,这位先生来北京听课时还特意带了一个中国同事做他的学习翻译。
听课时,他的笔记也很有特点。如果有同事来不及翻译的内容,他就画下来。比如包扎的过程,他会画上一对小人儿,分别示意正确和不正确的包扎方式。
曹乃文对这位德国学生印象很深,但她一点不觉得意外,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在华的外国人或者外企、合资单位的员工对待急救学习一贯如此投入和专注。
在美国,每5人左右中就有一名救护员,85%的人愿意自费参加救护培训。相比较之下,我国公民的急救学习意识比较淡漠。一位培训机构的老师概括为:外企单位主动咨询急救培训事宜,态度和蔼恭敬,国企单位,对急救培训中心的询问退避三舍,借机搪塞。外企员工主动学、自费学、认真学习,而国企员工被动学、公费学、难入角色。
别说急救,连逃生都不会
企业既没有经过培训的救护员,也缺乏学习的意识,难道他们根本不需要急救知识吗?
“何止没有救护员,很多人出现意外后连基本的逃生常识都不知道。”北京120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路广森说。
在单位突然失火时,有的人逃生不是逆风,而是顺风而行,有的人为了尽快逃离现场,不是走安全出口,而是乘电梯,结果电梯因失火断电,人被困在里面。
当心脑血管病人发病时,应该躺下等待救护,除非急性左心衰的病人需要坐着,由于同事缺乏急救知识,认为病人发病应该坐着不动,耽误甚至加重病情。
单位组织球赛,有人意外骨折,本来应该对其先进行骨折部位固定,热心的员工却将伤者抬起来就走,结果造成其二次骨折,甚至高位截瘫。
烧烫伤是企业中常出现的意外伤害,旁观的人不知道先用凉水冲洗,然后用剪子将伤员身上的衣服一块块剪下,而是将其身上的衣服脱下,严重加大创伤面积,伤者甚至会疼痛到休克。
……
这些都是120急救医生亲身经历的残酷现实,医生们总是感叹——如果当时在场的单位同事中有一个人懂点急救常识,结果就不会这么糟!
领导认为学急救“浪费时间”
除了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企业,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打电话邀请一些企事业单位来听课,结果往往在机关单位那儿碰了壁。
分析个中原因,最主要的是领导不够重视。有些领导认为这是一笔可以不支出的额外开支。有些心存侥幸——认为哪儿会轻易出现什么灾害?还有的领导不想因为员工救护惹出更大麻烦——如果救护失败,家属找上门来怎么办?更有甚者,有的企业领导一听到“医疗救护员”,竟反问:我们有医务室,要救护员干嘛?
不仅领导不愿“浪费时间”、影响生产、去做“煞有介事”的救护培训,国企和机关职工对急救知识也没什么兴趣。记者采访了容易出现工伤事故的风机厂、化工厂、电厂等企业的员工,其中大多数员工认为,企业任务繁重,领导不可能把宝贵的时间让员工学救护,一部分认为救护是急救医生的事,不愿意学,更有一部分人认为,救护没那么重要,不一定非学不可。
国企难有救护培训,还与整个社会对救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在国外,AED(心肺复苏除颤仪)是和灭火设备放到一起的,所以,救护员在给伤病者做救护时,很容易就可以用AED进行救护,而中国的救护员,只能做胸部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等,急救医生来了才有AED。
没有AED就拒绝入住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窗口企业比如地铁、旅游、饭店及保安公司等窗口行业开始有了培养救护员的意识。曾经有一家涉外大饭店的一位外国客人因为酒店没有提供AED而拒绝入住。现在这家饭店不仅在前台为客人提供了AED,而且出资让员工学习心肺复苏及全部急救知识。
据了解,北京120急救中心将在北京地区建立136个急救网点,但是一些急救医生认为,再建136个,也不一定能够满足百姓的需要。北京999急救中心目前有62个遍布北京地区的急救网点,网点医生也说,这些网点昼夜忙碌,却远远难以满足百姓的需要。
专家呼吁,希望国家机关单位的领导们带个头组织员工参加救护员培训,因为他们“有号召力”,领导带头了,群众才能够积极参加,这样有助于全社会急救意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