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心胸外科专家陈振强在为患儿做检查。
一般情况下,人体心脏与自己拳头差不多大,而今年只有2岁8个月的童童的心脏却和成人的相近,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十分之一,近1公斤重。这颗“巨大”的心脏让他半年里就出现了严重心衰,挣扎在生死边缘。江苏省中医院心胸外科医务人员经过全力抢救,为其成功换了人工瓣膜“瘦心”,挽回了他的生命。据悉,该病例“心瓣膜弹力纤维增生”极其罕见,国内尚没有手术成功的报道。童童将于今日康复出院。
心脏太大让他气喘如牛
童童来自安徽滁州农村,有一个姐姐已经13岁,他出生时一切很正常。
半年前,童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20天后症状加重,他气喘如牛,不能下地走路,不能平卧,整天趴在床上或大人身上,不想吃饭,随时有可能没了“气”,他被直接送到南京一家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经抢救脱险。
两周后,他又开始上气不接下气,医生为其检查发现,童童的心脏瓣膜轻度改变,当时给予内科对症治疗,可是症状非但未有改善,心脏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呈进行性增大,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的左心室由20毫米迅速扩增到40毫米,心脏整个体积也增加了两三倍,和成人一般大。由于心脏急剧性增大,童童出现重度心衰。此时,内科保守治疗已无济于事,只有进行心脏手术。但患儿病情严重,没有医院敢冒这个险,后经人介绍,患儿家属带着童童找到省中医院心胸外科陈振强教授。
心脏瓣膜失去弹性像“牛皮纸”
童童被母亲抱着,奄奄一息地趴在母亲的肩膀上,不停地喘气,根本不能下地活动。这个罕见的小病人引起心脏科专家陈振强教授的高度重视,患者体重只有11.5公斤,可是通过摄片显示,他的心脏巨大,几乎和成人差不多。通过反复仔细查看超声心电图,陈振强发现童童心脏瓣膜损伤严重,由于瓣膜关闭不严,血液返流量很大,导致左心急剧扩大。如果能控制血液返流,孩子便有存活的希望,如果返流控制不了心衰会再次出现,不到两个月,童童性命难保。
但是要给这样严重心衰的小病人进行心脏手术,风险很大,父母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他们看着孩子无神的大眼睛默默流泪。
经仔细检查,除了二尖瓣关闭不严,童童并没有其他心脏畸形问题,陈振强主任决定为患儿手术。但手术前,必须先要使患者的心衰问题得到改善。医生为童童输注白蛋白,强心利尿,扩血管,以改善心功能,在做好充分准备下,8月15日上午,陈振强带领手术组医务人员为童童进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陈振强昨日回忆说:“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病例,我反复研究孩子的超声心电图,仔细检查了三次,没有看过这么严重的瓣膜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里也在猜测。在手术台上,我拿着手术刀,还在和麻醉师说,希望不会出现其他意外。但是心脏打开来一看,里边心内膜是发白的,这是硬化的表现,我一下意识到这是“心内膜弹力增生症”,这是非常罕见的病变,以前我在一位成年心脏病患者身上曾经看到过。心脏瓣膜是一个“门卫”,很有弹性,像糯米纸样薄,在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但是这位小患者的瓣膜严重硬化,整个心脏瓣膜增生,像牛皮纸一样,没有一点弹性。心脏这个“门卫”把关不严,导致血液返流,心脏急剧扩大。我们为其置换了人工瓣膜,使人工瓣膜在心脏收缩的时候能够自然关闭。因为孩子太小,缝合瓣膜过程中必须十分仔细。”陈振强介绍说,手术以后,人工瓣膜不会再出现增生情况,但童童长到十几岁时还要再换一次瓣膜,以适应心脏生长的需要。
两周成功“瘦”心已能到处跑
据陈振强介绍,切下的心脏瓣膜经病理诊断为心瓣膜弹力纤维增生,是一种目前临床上非常罕见的疾病,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此种疾病是1941年国外一个叫Gross的医学专家发现并命名的,该病原因不明,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但预后不好,许多病人最后就不治而终,因其手术风险极高,能够成功进行手术的病例目前国内尚无报道。
昨天记者在该院心胸外科病房见到童童时,他正满地到处跑。其父亲说,心脏手术才两周,孩子简直换了一个人。原来不吃也不动,呼吸急促,嘴唇发紫,现在一顿可以吃半只鸽子,还嚷着要出去玩。陈振强介绍说,手术以后,童童的心脏体积也迅速缩小,现在有20多毫米,已经缩小了近一半,接近正常标准了。
心脏瓣膜
瓣膜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既普通又关键:瓣膜是门卫,阻止血液回流进刚刚离开的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在心室与离开心室的血管之间,都有瓣膜。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发出我们在电视上听到的心跳声。医生用听诊器,就是要听出心脏瓣膜的工作情况——心跳声音的清脆程度表明瓣膜合拢良好与否;而模糊的声音则能说明瓣膜张开的口径大小,或瓣膜是否出现漏洞。二尖瓣控制血液正常流入左心室。如果二尖瓣“把关不严”,血液就会回流入左心房。这种现象即二尖瓣关闭不全。